•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中国机床企业国际化

中国机床企业国际化

发布时间:2005-01-2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中国 机床企业 国际化

导  读:

“世界工厂”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伴随而来的机床消费市场的迁徙,主导了世界机床制造业的再一次整合与重组。不可否认,中国制造的崛起所点燃的激情,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机床制造业的新一轮战略布局。在国际机床巨头们争相登陆中国投资设厂的同时,中国机床企业也开始了“走出去”的全新体验:从过去的纯技术引进转向跨国并购。2002年以来所发生的一系列海外收购事件表明,中国机床企业的“国际化”运动已明显加速。海外并购将给中国机床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从引进技术到收购国外品牌,实现中国机床企业的国际化之梦,真的会有一条捷径吗?

  并购动机

  2004年底,大连机床集团以近千万欧元的代价完成了对德国兹默曼有限公司70%股权的收购。这是大连机床继2002年成功收购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2003年收购其曲轴加工系统公司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大连机床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永开看来,控股兹默曼只是大连机床打造中国机床航母,坚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既定步骤。

  此前,沈阳机床股份公司总经理耿洪臣刚刚向外界宣布了沈阳机床集团收购德国希斯公司全部净资产的消息。据报道,沈阳机床集团重新启动破产的德国希斯,需投入8000万元人民币,这次收购行动还从资金上得到了省政府的支持。耿洪臣认为,并购希斯公司是实现沈阳机床“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沈阳机床集团正在实现由本土经营向跨国经营的战略性转变。

  与这两个中国机床行业“大腕”的勃勃野心相比,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对联合美国工业公司(UAI)的控股(占60%股权)、上海明精机床公司对德国沃伦贝格(53.6%)和日本池贝公司(65%)的股权收购,虽然投入的资本要小得多,但其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意图亦十分明显。秦川机床集团公司董事长龙兴元在谈到收购美国公司时称:“我们在美国市场布下了一颗棋子。”明精机床公司总经理袁建平则表示:“并购沃伦贝格的目的在于提升我们自己。”

  客观地说,不论是德国的希斯、兹默曼、沃伦贝格,还是美国的英格索尔、联合美国工业公司,以及日本的池贝公司,尽管都有着辉煌的历史,但世界机床产业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都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然而,对于中国机床企业来说,这些企业及其品牌仍有相当的利用价值。袁建平说:“如果将中国机床企业界定在世界三流水平,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仍属二流一等水准或者更高一点。”

  在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眼里,中国机床行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仍然是很大的。他说:“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中国机床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在高端机床领域,国外品牌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国内市场。”

  毋庸讳言,技术上的瓶颈是中国机床企业国际化的最大障碍,而中国机床市场的繁荣与国际机床产业的重组无疑给中国机床企业提供了双重机遇。“相对而言,并购国外机床公司比纯粹的技术引进综合成本要低得多。”吴柏林说。大连机床在一份总结材料中这样描述对英格索尔的购并成果:“并购后,英格索尔的96项专用技术、9项专利技术和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力量及其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全部归大连机床集团所用。”醉翁之意,溢于言表。

  除了技术上的需求以外,知名品牌的诱惑也是难以抗拒的因素。耿洪臣对媒体表示,德国希斯仍将保持其独立的法人地位,沈阳机床集团将继续做好有着百年历史的“希斯”品牌,重大数控龙门铣床、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仍然放在德国生产。袁建平更是明确地说:“明精机床收购沃伦贝格的目标是要把明精机床打造成沃伦贝格在中国的制造中心、销售平台和服务中心。在国外市场,明精公司使用沃伦贝格品牌,国内市场则使用沃伦贝格与明精的复合品牌。”

  吴柏林认为,国内机床企业通过并购国外公司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比直接在国外建立桥头堡更有效,可加速国内企业与世界的接轨,积累国际运营经验,有利于培养世界级的经营、技术人才。

  并非坦途

  尽管国内机床企业收购国外同行的动机及其战略目标都十分明确,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吴柏林说:“目前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刚刚迈出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工作要做。”

  首先,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核心技术不可能通过并购而自动获得。按照某些西方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有些机床制造的核心技术是禁止向中国输出的,这一点不会因为企业所有权的改变而改变。此外,即使不是受法律限制的先进技术,收购后仍然掌握在外国技术人员手中,要消化和应用这些技术也需要一个磨合与转化的过程。

  其次,中方企业可能面临资金上的困境。由于中国企业收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破产公司,收购本身所花的钱并不多,但要使这些公司正常运转则需要投入数倍于收购价格的资金。据袁建平介绍,明精公司收购沃伦贝格只用了几十万欧元,但使其正常经营,明精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资金达到150万欧元;为了启动公司的业务,明精公司还要注入更多的资金。袁建平说:“随着业务量的增长,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强大的后续资金支持,公司一旦陷入困境,前面所有的投入将血本无归。”

  再次,收购容易,赚钱难。吴柏林认为,中国机床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和国际化经营人才,要驾驭好这些公司并不容易。在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下,面对着陌生的经营环境,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些公司的成本,确保有用的技术人才不流失,维护好公司的营销渠道和原有客户群,是收购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公司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最后,企业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并购之后的一大难题。目前参与跨国收购的均是国有企业,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在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中方在股权上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但要将这种控制权落到实处,没有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则难以办到。“不说别的,中外公司员工的工资差距,就是一个不容易处理好的问题。”吴柏林如是说。

  对于并购之后所要面对的困难,袁建平已经有深切的体会。所幸的是,在收购沃伦贝格之前,明精公司与之已经有20年的技术合作经历,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础。沈阳机床集团德国希斯公司新任总经理耿洪臣对将要面对的困难亦有充分估计。他对媒体说:“如果把这次并购行动喻为沈阳机床在欧洲市场的‘诺曼底登陆’,那么并购成功仅仅是抢占了滩头阵地。能否进一步扩大战果,实现纵深目标,取决于能否把新组建的公司经营好,迅速发展起来,这也是对沈阳机床的又一严峻考验。”

  前车之鉴

  尽管总结中国机床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经验还为时尚早,但还是可以从以上系列并购案例中找到一些可资借鉴的共性来。

  大连机床和沈阳机床均是中国机床行业的重量级企业,二者的战略目标都是要进入世界机床巨头的行列———大连机床宣称要打造“中国机床航母”,跻身世界机床制造业前列;沈阳机床则发誓冲刺世界机床行业五强目标,因此通过海外并购谋求技术上的领先,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海外并购,既要权衡自身的实力,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

  从已经被中国企业购并的国外公司来看,它们在产品、技术和品牌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希斯公司有140多年的制造历史,在同行业中享有很高声誉;德国兹默曼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机床生产企业,是美国福特、通用和波音公司、德国大众、日本丰田公司的机床供应商;UAI公司有80年的历史,其拉削工艺、拉刀、拉刀磨、拉床等四拉合一技术在世界机床行业居于前列……深入了解收购对象的现存优势及其嫁接这些优势的可能性,是收购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据了解,明精公司除了与沃伦贝格有长期合作基础外,其在德国的窗口企业亦有近20年的经营历史,即便如此,仍觉本地化管理人才不足。大连机床在收购英格索尔之前,与德国因代克斯公司、英国600集团已有合资合作的经验,对国际化管理人才已有一定的贮备。业内人士认为,拥有国际化经营人才和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经验,是实施跨国经营的重要条件。此外,实施并购后,要快速转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大连机床在收购英格索尔两公司后,迅速成立了中美双方技术人员参与的联合开发团队,对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大连机床集团已经为国内外的汽车发动机厂家提供了近百台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制造线。明精公司在并购沃伦贝格以后,由于注重技术转化工作,在新产品开发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综上所述,中国机床企业从买技术到买公司的转变,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探索。如果说,中国机床企业在开辟国际化“第二航线”的过程中,可能夹杂了某种急躁与冲动,也可能会出现失败的案例,那么,这也是中国从“机床大国”向“机床强国”过渡所必须要支付的成本。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bm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用自动化来编织多彩锦缎—西门子TIA卡车在福建南平

下一篇: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中国 机床企业 国际化
  • 日媒:日本机床遭受疫情及数字化双重冲击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简称日工会)的统计显示,1~5月日本机床企业的订单额降至3428亿日元,同比减少4成。由于中美贸易战等的影响,各国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减少设备投资,疫情又构成进一步打击。

  • 聚焦两会 | 来自机床、航空、汽车等行业的声音

    机床是工业的母机,包括机床在内一大批关乎国家工业体系和国家安全的设备发展上有瓶颈、有代差,这需要时间去追赶,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予以政策支持,比如尽快出台鼓励企业使用国产机床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实实在在的支持机床企业摆脱困局、做优做强。

  • 提升服务质量,机床企业将大有可为!

    如今,机械企业竞争激烈,渠道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转战售后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将使机床企业大有可为。

  • 机床业对机器人市场需求大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也是数控机床走向自动化更高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 机床企业跨入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工业机器人关键应用在于运动控制,而运动控制则是保证机床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 海外知名机床企业纷纷将发展重心转至中国

    从4月9日于北京举行的2011年中国国际刀具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床工具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美、日、德三国消费总和,而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机床工具消费量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机床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产品销

  • 中国企业并购德国机床企业成果丰硕

       《新华网》日前撰文援引近日的相关访谈指出,近年来中国机床企业在德国兴起并购热潮,且成果丰硕,且目前仍有数项并购谈判正在进行中。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情况非常不错,中国和德国的机床企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德国企业可帮助中国企业提高产品

  • 全球顶尖机床企业入驻常州高新区

      全球顶尖水平的精密机床制造企业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投资1800万美元,在该区设立常州阿奇夏米尔机床有限公司。        常州国家高新区10日发布消息,全球顶尖水平的精密机床制造企业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投资1800万美元,在该区设立常州阿奇夏米尔机床有限公司,给传统装备强市

  • 中国工业机器人突破“四大家族”防线 加速走向国际化

    随着市场的持续爆发,中国工业机器人正在逐步突破国际“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垄断的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IFR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高端化加速明显,中国高端工业机器人在本土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并加速走向国际化。

  • 物联网标准国际化 助推企业走出去

    此次会议,主要眼于物联网国际化标准的制定,未来,中国物联网标准将更加国际化,从而将助推相关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 中国工程机械巨头国际并购提速

    就在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骂战引发人们聚焦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同时,业内巨头们也不约而同地在谋划国际化。

  • 物联网发展还需进一步促进物联网国际化

    “2011宽带通信及物联网高层论坛”5月20日在京举行,论坛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主办,本届论坛主题“宽带融合价值”。    文字实录:    马建:各位专家下午好,我今天想向大家分享一下一些研究结果,大家都知道物联网三层架构,一个是感知层,关于感知这个东西,还有网络传输层,还有应用处理层,这是一个定义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加快开发国际市场

    “未来5年将携带领先世界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制造优势,加快国际业务战略布局。”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不久前在国家电网公司举行的2011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同时,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赵建国在南方电网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将突出加快‘走出去’步伐,着力拓展国际化业务。”可以预

  • 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各显其能 加速国际化战略

    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9000亿元的预计市场容量吸引了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的目光,纷纷进驻。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并没有局限于本土的大“蛋糕”,而是在国际化发展之路上各显其能,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整合资源  构建国际化版图     提起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最有预见性的莫过于国内

  • 中国变频器产业十年关键词之十——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变频器行业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其中的一批优秀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   自2005年正式抢滩海外市场以来,英威腾公司已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截止目前,英威腾品牌已覆盖全球各大洲,在30余个国家拓展了经销商,形成了较好的营销网络,并以优质的产品性能培育了大批忠实的海外客

  • 合肥水泥院的国际化战略

              一、引言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CNBM)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为核心理念,以资源重组和规范治理为支撑,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拥有制造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的国家级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中国建材集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