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关于部分国家将强制推行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认证的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个别机构亦表示其可以从事“SA8000”标准的认证工作,国内部分文章称该标准是发达国家设置的新型贸易壁垒。种种说法,给许多出口企业带来不小的困惑。
“出口企业必须获‘SA8000’认证”报道存在误导
权威人士指出,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国际标准机构均尚未将其视为国际标准,亦没有一国政府规定将其作为强制标准执行。目前,国内部分媒体报道,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政府自2004年5月1日起将“SA8000”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要求对其出口的企业必须获得“SA8000”认证。该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导。
“SA8000”是应市场需求产生的一个供独立或第三方认证体系使用的统一、可供核查的社会责任标准,属自愿性标准,任何企业可以自愿申请认证。所有企业可自愿执行“SA8000”的相关规定,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方面建立一套类似于ISO9000管理体系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据介绍,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SAI)是“SA8000”标准(即社会责任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机构,其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美国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总部设在美国纽约。2001年,该组织更为现名。SAI称其宗旨是通过发展和实施社会责任标准促进工人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增进劳资双方的理解。SAI属民间团体,成员包括来自11个国家的20家大型企业、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及认证机构,代表多种利益团体。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资金、企业捐赠和民间资助。
权威人士指出,SA8000标准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媒体将部分美国公司的海外企业让当地工人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情况曝光,引起美国公众、劳工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的抗议。迫于国内压力,美国跨国公司纷纷制订了各自的社会责任守则,要求其海外企业和供货商遵守。这一做法逐步为其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采纳。由于跨国公司间的社会责任守则存在差异,其供货商不得不接受根据不同守则开展的社会责任审核,极大地增加了跨国公司供货商的负担。为统一企业间的社会责任守则,SAI及其前身于1997年10月公布了“SA8000”第一版;经修改,“SA8000”2001版于2001年12月公布。“SA8000”标准原则上每4年修订一次,新标准颁布两年后,将颁布根据新标准制定的认证指南。
认证机构必须获SAI授权,国内企业可自愿申请认证
权威人士指出,国内任何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申请“SA8000”认证。
但特别提醒企业注意,从事“SA8000”认证的机构,需向SAI提出申请,在通过SAI审核并获得SAI授权后方能开展相关认证工作,否则其颁发的认证证书无效。
据了解,目前经SAI认可的认证机构主要包括:BVQI(Bureau Veritas Quality International),CISE(Centro per I’Innovazione e lo Sviluppo),CSCC(Cal Safety Compliance Corporation),DNV(Det Norske Veritas),RINA S.P.A(Registro Italiano Navale Group),RWTUV Asia Pacific Ltd.,SGS,TUV Rheinland Hong King Ltd.,ITS(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等9家国际认证机构。
企业需向经授权的认证机构申请,接受并通过其核查后方能获得“SA8000”认证证书。“SA8000”证书有效期为3年。认证机构每6个月或每年进行一次监督审查,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审查,以延长证书的有效期。SAI对该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SA8000”标准对出口影响不容小视
权威人士指出,虽然“SA8000”目前仅为一项由企业自愿执行的标准,各国政府均未要求企业强制执行,但我们应看到,劳工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成为各方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市场的驱动下,包括“SA8000”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贸易的影响正日益增大,我国企业对此应予以重视。
据了解,截至2004年2月,全世界共有36个国家的300家组织或企业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其中,我国有49家组织或企业获得了认证,主要集中在玩具、服装、纺织行业。
对“SA8000”的态度,各国政府及企业立场不一,部分跨国公司仍在执行各自的劳工守则。目前,获得认证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意大利4个省的地方政府鼓励企业开展认证,并对中小企业的认证提供资助;美国及欧洲大部分国家政府均对此标准持观望态度,尤其关注其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德国外贸协会参照该标准制订了一个为期5年的计划,对其海外供货商执行劳工标准方面情况进行评估、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