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03-07-1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综合新闻

导  读:

2003年5月21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作为公约签署国,我国政府承诺在2005年,中国生产卷烟的焦油量平均降低到12mg/支左右。 
  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按照2000年4月我国与欧盟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2004年我国将取消外烟零售“特零证”(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届时,国际烟草大公司的大量低焦油卷烟将会以更大力度的冲击中国卷烟市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降焦减害技术一直都是国际烟草界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轮新的控烟浪潮。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对市售卷烟的焦油、烟碱及CO的含量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有鉴于此,在国家烟草专卖局于1999年3月在青岛召开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的“十五”科技发展计划明确提出:2005年全国名优卷烟焦油量平均要降低到12mg/支左右,高于15mg/支的卷烟不准进入市场销售。全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配方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入手降低卷烟产品的焦油量,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降焦减害综合技术,以研发“一高二低”(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为主线,使卷烟产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卷烟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与国外混合型卷烟相比,中国烤烟型卷烟焦油含量相对较高,降焦减害因而显出更大的艰巨性和紧迫性。降焦减害因此成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共同使命,中国烟草界为此作出了长期的努力。从1995年开始,国家烟草专卖局就在行业内酝酿强制降焦。1996年,长沙卷烟厂研制成功当时国内焦油含量最低的烤烟型香烟,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检测的结果是11毫克。2002年7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出“红牌降焦令”,国内141种卷烟因焦油量超过17毫克,被罚出局。这一方面是适应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更显示了我国烟草行业关注消费者健康的决心与理想。 

  科技成就篇 

  从科技成果来看,1986年至2000年烟草行业共取得科技成果84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4项,省部级奖344项;专利成果200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科技贡献率在近几年达到了40%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不仅为卷烟生产降低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国卷烟产品的质量和卷烟吸食的安全性。 

  自1999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在青岛召开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开发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开发工作。降焦减害工作逐渐成为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工作的一条主线。随着卷烟市场的变化和烟草行业的发展,又提出了全面开展降焦减害技术研究以及坚持“一高二低”(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卷烟产品开发方向,分阶段提出了降焦减害的具体目标。几年来,以降焦减害为主线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进一步提高了全行业对科教兴烟战略和卷烟降焦减害重要性的认识,为推进降焦减害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几年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科技工作紧紧抓住降焦减害这条主线,通过行业上下,特别是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的刻苦努力,积极开展了卷烟降低焦油和减少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加强了对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并在实践中对“降焦减害”的内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印证了降焦减害的重大意义,推动了全行业对降焦减害工作认识的统一,逐步增强了实现降焦减害目标的信心,有力地促进了降焦减害工作的开展。 

  二、围绕卷烟降焦减害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行业整体科技水平得到提升。四年来,烟草行业紧紧围绕降焦减害工作,比较系统地安排、组织了几批针对降焦减害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部分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一是卷烟综合降焦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全国卷烟焦油量加权平均值已降低了近2毫克;二是卷烟综合降害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近几年来,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部分项目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初步确立了卷烟烟气中有关有害成分的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四是混合型卷烟生产技术又有了新的提高;五是造纸法再造烟叶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六是膨胀烟(梗)丝技术已得到了广泛采用;七是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绩。 

  三、卷烟降焦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一批低焦油新产品投放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烟草局的统一要求,全行业全面启动了降焦减害技术研究和应用,许多卷烟生产企业把质量控制重点转移到降焦和控焦上来,推动了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降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卷烟产品的焦油量逐年明显下降,焦油量加权平均值已从1999年的16.5毫克/支下降到2002年的14.7毫克/支,每年平均下降了0.5毫克/支左右;成功地开发出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低焦油卷烟产品。目前,全国低焦油卷烟已达到140个左右的牌号规格,产量已达到500多亿支,约占总产量的近3%。低危害卷烟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减少了卷烟烟气中自由基、一氧化碳、稠环芳烃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等有害成分的卷烟产品已推向市场,并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同。 

  四、加强了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监督体系建设,为降焦减害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近几年来,烟草行业进一步加大了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的力度,目前,烟草行业已初步建立了以郑州烟草研究院、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博士后流动站和9个试验站(育种中心、研究基地)、5个科技推广示范基地、10个标准化示范县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中国烟草科技信息网、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等机构组成的行业科技创新配套服务体系。在烟草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在贯彻实施ISO17025国际标准、省级质检机构的提升、烟叶原料的质量监督、推进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加大了对卷烟焦油量的监控力度和对卷烟材料的监督检查。 

  五、科技投入逐步加大,科研条件明显改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成果。这几年来,全行业逐步加大了科技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行业科技经费投入达到10亿元左右,其中国家局的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从1999年的240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4000万元,此外,还专项投资2亿元进行郑州院的搬迁改造项目,有力地支持了行业的科研工作和科研单位的建设,使烟草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1999年以来,已有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局科技进步奖,其中3项成果获得国家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成果获得二等奖、55项成果获得三等奖。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对烟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据国家计委和统计局联合推荐颁布的计算方法测算,2001年烟草科技进步对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加强了行业科技队伍的建设,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近几年来,按照“十五”计划提出的“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要求,加大了以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力度,采用引进、委培与自培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尤其是加强了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科技骨干的定向与跟踪培养。同时,还注意通过承担行业的重大项目、开展国内外学术与技术交流、举办科研人员高级培训班等途径培养人才,使全行业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促进了科技人才从“经验型”向“知识型”和“创新型”转变,为烟草科技进步和行业未来发展打下一定的人才基础。 

  青岛会议以来的四年,是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较快的一个时期,降焦减害工作已在关键技术研究和“一高二低”卷烟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行业的科技进步步伐明显加快,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为提高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烟草的整体竞争实力做出了贡献。 

  项目成果篇 

  近年来,烟草行业紧紧围绕降焦减害工作,比较系统地安排、组织了几批针对降焦减害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部分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有些技术项目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一是卷烟综合降焦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在高透气度卷烟纸、加长滤嘴、新型滤嘴、叶组配方研究、膨胀烟(梗)丝和造纸法再造烟叶开发与应用、加香加料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开发出了一批较受消费者欢迎的低焦油卷烟新产品,有的新技术已被应用到全国名牌卷烟上。 

  物理或化学作用类添加剂技术 

  北京卷烟厂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合作,共同开展了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捕捉、筛选出了烟气中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同时还研制出烟气自由基消除剂(FRE)。FRE由一种天然物质与一定比例的其他辅料配合而成,对人体无毒无害,对产品的气味没有影响,可使卷烟保持原有风格,性质比较稳定,对自由基有显著的消除效果。经中科院检测,添加中草药和FRE,自由基的综合清除效率达到36%以上。 

  吉林大方经贸有限公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研制出一种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新型NaY型分子筛和二元分子筛复合滤棒,在基本保持卷烟感官质量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卷烟烟气中的焦油量,而且对卷烟烟气中的一些有害成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过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卷烟相比,试验卷烟降焦幅度达20%以上;苯系物降低幅度达30%以上,苯并[a]芘、三种稠环芳烃总量、邻苯二酚及七种酚类总量均降低27%以上;尤其是烟草特有亚硝胺降低67%以上。 

  中草药添加剂技术 

  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在中草药的选择、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效果上对中国特有的新型卷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尝试添加到卷烟中。如“金圣”、“五叶神”等卷烟品牌。这些新型卷烟的新的作用和功效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广东神农烟科技术有限公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运用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研制开发出一种应用于卷烟工业的新型天然植物提取液———神农萃取液。经军事医学科学院测试分析神农萃取液对挥发性亚硝胺及烟草特有亚硝胺合成物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具有抵抗苯并[a]芘突变性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神农萃取液的对照卷烟比较,自由基减少20%以上,小鼠和大鼠吸烟急性死亡的时间分别增加了60%和30%,使卷烟烟气所致SHE和BEAS-2B细胞半数死亡的剂量分别增加到1.7和4倍,卷烟烟气诱发的细胞氧化、细胞膜损伤、染色体基因突变和细胞转化作用降低。感官评吸的结果表明,试验卷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吃味。其主要成分为草珊瑚、总香豆素衍生物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活性物质。 

  纳米材料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合作,利用多相催化一氧化碳可以在常温下被催化氧化为二氧化碳的原理,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和二元纳米催化材料复合滤棒,进行了降低卷烟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实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卷烟相比,试验卷烟烟气中一氧化碳释放量最多可降低45.4%左右,并且卷烟感官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颐中烟草集团开展了纳米嘴棒技术、稀有元素嘴棒项目的研究:①纳米嘴棒技术。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的新型滤棒,可有效降低亚硝胺和焦油量;②稀有元素嘴棒。与中国石化安全研究院合作开发,可通过在嘴棒中加入防毒性的稀有元素,有效吸附卷烟烟气中的CO。 

  新型滤嘴技术 

  南通烟滤嘴试验工厂研制出减害增塑剂,选择无毒无害的材料作为增塑剂原料,经认真筛选研究,得出了最佳配方组合和施加量。利用该产品研制的滤棒,有效降低烟气中的B(a)P22.4%,同时有降焦效果,对B(a)P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过滤作用,并保持卷烟原有的吸味和风格。许昌帝豪集团沪新公司研制出高效降焦滤嘴(ECF)。ECF具有过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高效降焦功能。使用ECF静电降焦技术可比使用醋纤或丙纤滤嘴再降低焦油3~10mg/支。 

  二是卷烟综合降害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近几年来,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部分项目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由郑州烟草研究院、北京卷烟厂和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原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项目,在降低卷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烟草特有亚硝胺、多环芳烃、自由基和侧流烟气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减害比率均在30%以上,经专家评定,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研究结果还表明,烤烟型卷烟烟气中的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明显低于混合型卷烟。 

  该项目通过3年的研究,取得的重要降害技术成果主要有:1、研究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选择离子监测法(SIM)测定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的分析方法。2、研究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GC-TEA)测定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分析方法。3、研究和发展了卷烟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的测定方法,确定了较佳的分析测试条件。4、利用一氧化碳在常温下催化氧化为二氧化碳的多相催化原理,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含纳米贵金属活性组分的催化材料、助剂和二元催化材料复合滤棒。5、利用沸石分子筛选择性吸附的原理,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改性Y型分子筛及其二元分子筛复合滤棒,并进行了卷烟降焦减害的实验研究。6、采用了各种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手段,辅助以卷烟产品设计方法。7、运用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通过对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进行筛选及不同配方的研究,研制开发出了一种应用于卷烟工业的新型天然植物提取液——神农萃取液。 

  该项目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北京卷烟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省大方经贸有限公司、长沙卷烟厂、广东神农烟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的王彦亭、谢剑平、赵明月等20多名科技人员共同完成,在降低卷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烟草特有亚硝胺、多环芳烃、自由基和侧流烟气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减害比率均在30%以上,经专家评定,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多项成果已在部分卷烟产品上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三是初步确立了卷烟烟气中有关有害成分的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近几年来,通过对卷烟烟气中部分有害成分的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目前已初步确立了对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亚硝胺、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在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研究方面,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对79个牌号的各种类型的国内外商品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有代表性的苯并[a]芘和苯并[a]蒽进行了分析测定; 

  卷烟烟气中亚硝胺测定方法研究方面,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98种卷烟样品中的TSNAs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含量显著高于烟型卷烟烟气中TSNAs,国外混合型卷烟中NNK的含量高于国内混合型卷烟。在卷烟配方中减少晾晒烟用量可以显著降低TSNAs的水平。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卷烟烟气中TSNAs技术壁垒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在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了一套卷烟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低自由基卷烟及其对照样品的生物学评价工作,包括急性中毒实验、生殖毒性实验、免疫功能实验、致突变性试验等,所检测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均表明:低自由基卷烟的毒性明显低于同品牌的普通卷烟。在卷烟烟气中的自由基的清除技术研究中,确定了SRM为自由基清除剂,选用了不同浓度的SRM溶液处理活性炭,干燥后制成醋纤活性炭复合滤嘴再制成卷烟和将不同浓度的SRM溶液加入增塑剂制成醋纤活性炭复合滤嘴再制成卷烟两种工艺路线,对卷烟烟气自由基达到了有效的清除。确定用1.50%的SRM溶液加入增塑剂制成醋纤活性炭复合滤嘴再制成卷烟的工艺方法生产低自由基低焦油5mg中南海卷烟,其烟气气相自由基清除率一般可稳定达到41.2%。 

  四是混合型卷烟生产技术有新的提高。通过四年来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在白肋烟加工处理技术、混合型卷烟的加香加料技术、叶组配方技术和产品设计技术等方面又有新的进步,混合型卷烟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该项目通过3年(1999~2001)的工作,各项研究均取得重要成果:确定了目前国内白肋烟产区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品种,在白肋烟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摸清了各项栽培措施及生态环境与白肋烟烟碱积累、产量、质量的关系,确定了我国主要白肋烟产区高香气、适宜烟碱优质白肋烟的主要生产技术措施和新的生产技术规范;揭示了白肋烟成熟期和调制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首次研究了国内白肋烟在生长、采收和调制过程中20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分离与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的对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白肋烟、国内不同地区和不同部位白肋烟的香味物质组成,从进口和国产白肋烟中鉴定出200种香味成分;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白肋烟醇化过程中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醇化技术条件对白肋烟醇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影响,初步确立了我国白肋烟醇化的最佳技术条件和醇化时间。 

  白肋烟综合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其烟碱含量有明显下降,烟叶香味明显提高,烟叶总体质量提高明显。项目成果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由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白肋烟试验站、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农业研究所谢剑平、尹启生、李进平等30多人共同完成,获2002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是造纸法再造烟叶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杭州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已通过鉴定,并在部分企业的一些卷烟产品中得到大批量应用;广东汕头造纸法再造烟叶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通过了技术评审;昆明船舶集团公司和云南烟草研究院联合研制开发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及配套设备即将鉴定。再造烟叶的推广应用,对降焦减害、提高卷烟配方的控制能力和水平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六是膨胀烟(梗)丝技术已得到了广泛采用。水洗梗和梗丝闪蒸技术已在许多企业得到推广,CO2膨胀烟丝技术得到较广泛采用,膨胀烟丝的内在质量也有所提高。以HXD为代表的在线式烟丝全膨胀新技术也在部分企业得到推广。膨胀烟(梗)丝的广泛应用,为卷烟产品的降焦减害和提质降耗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是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绩。在烟草育种方面,已成功培育出了一批优质烤烟和白肋烟品种,部分品种已得到推广;漂浮育苗和塑料托盘育苗、烤烟“三段式”烘烤、优质白肋烟栽培和调制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烟叶生产新技术已在全国推广;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和烟叶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 

  中国农科院烟草所经过3年时间鉴定了400份烟草种质资源的钾积累效率(富钾能力),已找出富钾的育种材料,并着手进行烟草钾积累效率的遗传规律研究,为富钾烟草品种的培育做准备。新发现的能吸收利用土壤矿物钾且叶片含钾量在7%以上的种质具有较强的富钾特征,另外钾也可通过各种手段向烟草转移。培育富钾烟草的实质是发挥烟草品种吸钾能力强的遗传特性,充分利用土壤肥料中的钾素从而生产出钾含量高的烟叶,降低卷烟焦油量。 

  技术中心篇 

  降焦减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主要难点是既要控制降焦幅度以适应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幅度,保证卷烟的吸食口味,又要实现焦油量和有害物质的有效降低。企业在降焦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试验性地开发低焦油的新产品,了解市场需求特点,再将试验成功的降焦技术移植到当家产品上,然后对综合降焦技术进行优化,逐步实现将焦油降低到12mg以下的目标。自国家烟草局开展降焦减害工作以来,烟草行业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行业技术开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它们为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和其企业的产品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以下简称郑州院)成立于1958年,是直属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唯一综合性从事烟草科学研究开发的机构。长期从事烟草科学技术研究,主要从事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卷烟加工工艺和配方、新产品开发、烟草化学、烟用香精香料、膨胀梗丝技术、烟草加工设备、仪器仪表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承担卷烟厂、复烤厂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项目。40多年来,郑州烟草研究院在降低烟叶消耗工程、优质烟叶栽培技术、打叶复烤新工艺、膨胀烟丝、烟草薄片、烟草香料等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共获得科技成果300多项。该院牵头承担的“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烟草局惟一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该院为技术牵头、与北京卷烟厂、长沙卷烟厂、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吉林大方经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课题组获得了“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该项目工作量大,技术起点高,多学科交叉,政产学研协同攻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开发了一整套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实用技术,在降害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在利用含纳米贵金属的催化材料、改性Y型分子筛、以及神农萃取液选择性降低CO、TSNAs、PAHs、苯系物等有害成分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降低卷烟烟气自由基技术、降低卷烟侧流烟气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测试方法,为制定卷烟安全性评价体系、率先提出相关国际标准作了必要的技术准备。本项目取得的多项成果已在部分卷烟产品上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对烟草行业产品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促进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的进程,为烟草行业制定积极而稳妥的降焦减害发展战略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依据,为发展中国式卷烟,增强中国烟草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云南烟草科学院 

  作为国家烟草行业两大研究机构之一,云南烟草科学院是云南省烟草科研专业机构,有着国内外一流的研发设备和一支奋进科研队伍。在“科技兴烟”的工作中,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努力拚搏,取得了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如充分运用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生物处理技术,研发成功国内第一个非加香加料的纯天然高档烤烟型卷烟———“钓鱼台”;充分运用了现代卷烟设计理念和配方技术,与英美烟草公司合作开发“ZIP”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为伊朗烟草公司成功开发出焦油量6mg/支的超低焦油卷烟;成功研制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的多功能复合型滤嘴,通过各种高效添加剂的搭载,对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有效的、选择性过滤等等。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是烟草行业第一家国家级的技术中心。1995年经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海关总署批准挂牌成立,1996年初进入实质性运行。技术中心目前共有5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0人,高级工程师5人,大专学历以上的比例为88%。1997年以来技术创新项目先后投入21731万元,获国家局科技进步奖10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71项。其中,1999年开始实施“低危害卷烟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科技项目,经过广大科技人员三年多辛勤努力和潜心研究,初步掌握了烟气中气相自由基等三类主要有害物质的测试技术、降低技术和低危害卷烟加工技术,完成了第一代低危害红双喜卷烟的开发。该项目在2002年底通过了国家局组织的鉴定。2001年,“降低烤烟型卷烟焦油综合技术应用研究”的科技项目通过了国家烟草局组织的鉴定,同时获2001年国家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4月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烟草局授予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红塔集团技术中心 

  红塔集团技术中心的降焦减害工作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烟叶原料着手,大力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从原料上保证焦油量和有害物质的降低;另一方面主要从叶组配方、膨胀烟丝、膨胀梗丝、辅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综合降焦技术研究与应用上下功夫,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多种途径和各项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来达到降低卷烟焦油的目的。自1994年起,红塔集团技术中心对集团公司各牌号卷烟产品逐步降低焦油量,每年降低0.5mg/支-1.0mg/支。到1999年底,各牌号卷烟的焦油量都控制在15mg/支以下,还相继开发了8mg的低焦油混合型“新兴”产品,12mg烤烟型系列“红塔山”,11mg烤烟型系列“玉溪”。2002年又开发了实施提质创新的阶段性成果———铂金“玉溪”和铂金“红塔山”两个低焦油、低危害的卷烟产品。这两个产品的焦油量分别降到了11mg和10mg,烟气烟碱量为1mg;“铂金”红塔山在烟包上标注了一氧化碳指标,它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0mg,在实现了低焦油、低烟碱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烟香,率先达到国际有关组织规定的CO量10毫克以下的要求,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 

  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于200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同年成立行业内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是行业内人员多、结构高、规模机构完善的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拥有上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10多台套,并于1995年引进建成一条中试科研生产线,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5000多万元,确保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技术中心基本形成集烟草开发研究、工程技改、质检、信息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能于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现有工作人员232人,其中烟草科研所72人,研究生13人,平均年龄34岁,专业领域涉及精细化工、生物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遗传工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科技队伍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近年来,长烟围绕卷烟“降焦降害”两大主题,在原烟、配方、工艺、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不断探索与研究,在低焦油低危害卷烟的研制、低侧流技术的研究、运用催化技术降低卷烟烟气中CO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白沙特色的核心技术成果。2003年获国家烟草局授予的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 

  颐中烟草集团技术中心 

  近年来,颐中烟草集团技术中心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已经全面开展的项目包括:山东烟叶工业可用性、原料保障体系、原料理化指标数据库、卷烟降焦减害、计算机辅助配方指标体系、香味成分监控、卷烟工序评价与研究、软科学研究等。他们将应用研究、试验研究和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以求系统提升产品品质,达到降焦减害的目的。目前,颐中烟草集团技术中心已经基本完成的研究项目有《应用纳米材料降低烟草中亚硝胺的技术研究》、《应用稀有元素降低CO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技术研究》、《新型水性丙纤嘴棒添加剂应用研究》、《优质低焦油混合型5mg/支卷烟研制》等。中心在做好产品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已着手将研究成果逐步运用到在产产品的降焦减害工作中去,打造本企业在降焦减害领域的技术特色。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外技术合作,积极推进卷烟产品降焦减害,已初步形成了企业的创新特色。 

  武汉烟草集团技术中心 

  作为烟草行业五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之一,武汉烟草集团技术中心通过自主开发和合作研究,在卷烟的降焦降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第一,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进行课题“具有降焦降害作用的纳米微孔型材料的研究”。该材料的合成已经完成,并已制成相应的复合嘴棒。从前期的实验结果来看,所选取的纳米材料对卷烟烟气中的苯并芘等稠环芳烃类物质能有效地降低。第二,与郑州烟草研究院合作,利用“NaY分子筛选择性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课题成果和成熟技术,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亚硝胺。瞄准世界知名的混合型卷烟品牌,力争开发出有竞争力的混合型产品。此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第三,“水松纸、卷烟纸、成型纸和嘴棒对焦油的影响模型”课题已经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为辅助材料的选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北京卷烟厂技术中心 

  北京卷烟厂技术中心根据世界烟草发展动态,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复合滤嘴技术、卷烟滤嘴通风技术及烟丝、梗丝膨胀技术分别在1993年、1995年研制出了焦油量为10毫克、8毫克的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中南海LIGHTS。它们是当时国内烟草产品中焦油含量最低的。为此,《8mg/支“中南海”低焦油新混合型卷烟与及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1997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989年开始,北京卷烟厂技术中心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进行了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种类及生成机理、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生理作用、卷烟烟气中自由基的检测方法、卷烟烟气中自由基清除剂的选择、低自由基卷烟的工艺技术研究等实验研究工作。到1995年,以上工作完成,项目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此项目中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为世界首创,其自由基清除剂能清除烟气中气相自由基26.8%,为世界领先水平。《自由基清除技术在“ENJOY-长乐”香烟中的应用》荣获了2000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低自由基低毒卷烟及其生产方法》获多国专利。这些成果标志着北京卷烟厂在低危害卷烟的研制技术上已居国际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北京卷烟厂技术中心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承担了原国家经贸委“十五”科技创新课题《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技术研究》的子课题《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经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此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2003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技术大会上,北京卷烟厂因在低焦油、低危害、混合型中南海卷烟的研制开发和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自由基的技术研究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获得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先进集体一等奖。 

  楚雄卷烟厂技术中心 

  楚雄卷烟厂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的行业工作重点和企业生产经营方针,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注重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相继研制开发了“国宾”系列卷烟产品投放市场。在改进和提高卷烟产品的科技含量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楚雄卷烟厂技术中心开发的“国宾”系列卷烟产品作为该企业的主导品牌,到2002年末,该系列卷烟产品产量达到19.94万箱,销量达到19.80万箱,实现税利160437万元,在2002年度的全国优等品评比中,红国宾、蓝国宾卷烟产品被评为2002年度国宾卷烟优等品,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甘肃省烟草技术中心 

  自1999年以来,通过甘肃省烟草技术中心的不断努力和对甘肃烟草工业企业卷烟产品统一管理及产品配方统一调整,甘肃烟草工业企业卷烟产品的焦油加权平均值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烟草局2000年度卷烟焦油量分省统计排序中,甘肃省排名第五位,全年焦油量加权平均值为15.09mg/支;在国家局2001年度卷烟焦油量分省统计排序中,甘肃排名第二位,全年焦油量加权平均值为13.10mg/支;在国家局2002年度卷烟焦油量分省统计排序中,甘肃省排名第二位,全年焦油量加权平均值为13.03mg/支。2000年成功开发了兰州牌低焦油系列产品,三年累计销量达到10万大箱,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2003年国家烟草局授予甘肃省烟草技术中心“全国烟草行业降焦降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技术产品篇 

  在国家烟草局宏观降焦政策的指导下,几年来,通过广泛采用传统的降焦技术和积极研究开发与推广新的降焦减害技术,国产卷烟的焦油量大幅度降低,到2002年,我国卷烟焦油量加权平均值已经达到了14.7mg/支,同时也相继开发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的低焦油卷烟新产品。 

  低焦油卷烟产品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2002年上半年开发出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低焦油、低危害“红双喜”牌卷烟(11mg/支)。自2002年4月底至12月底,销量达3.04亿支,获取利润1218.68万元;2003年预计销售量为13.30亿支可获利润5672.00万元。2003年1月12日产品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鉴定,在综合测试评价卷烟有害性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发展低焦油低危害烤烟型卷烟产品具有示范作用。 

  玉溪红塔集团自1999年5月份以来先后推出了12mg/支金装“红塔山2000”、11mg/支“玉溪”等低焦油产品。目前红塔集团所有产品的焦油量都已降到每支15mg以下。 

  颐中集团根据卷烟市场向中高档发展的趋势,储备了一批低焦油卷烟品牌,焦油量最低已达到了5mg/支,其中混合型卷烟分别储备了8mg/支和5mg/支两种,烤烟型卷烟分别储备了12mg/支和8mg/支两种。出口韩国的“菲戈”牌卷烟,焦油含量为7mg/支。 

  长沙卷烟厂基于开发的应用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CO的新技术,研制开发的“白沙(和)”牌卷烟新产品,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该产品的CO为9.1mg/支,焦油为10mg/支,烟碱为0.93mg/支,且质量稳定。该产品在市场试销后,受到消费者欢迎。利用低侧流烟气技术,研制开发的“特制精品白沙”牌卷烟新产品,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该产品的焦油为15mg/支,烟碱为1.0mg/支,且质量稳定。该产品在市场试销售后,受到消费者欢迎。该两项技术和产品均于2003年1月通过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成果鉴定,其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属国内首创,并在行业内具有示范作用。 

  昆明卷烟厂2000年底卷烟产品焦油量全部低于15mg/支,其中“金牌云烟”为11mg/支,5mg/支以下混合型“IF”在韩国成功面市,出口日本的混合型卷烟“三七”的小样焦油已降到2~3mg/支。 

  常德卷烟厂卷烟产品平均焦油量已控制在15.8mg/支以下,“芙蓉王”、“小芙蓉王”、“哥伦布(出口)”控制在15mg/支以下。 

  曲靖卷烟厂也推出了低焦油特醇“福”牌卷烟,该卷烟焦油量低于11mg/支,也采用了低侧流环保型卷烟纸。 

  龙岩卷烟厂研制开发了两种低焦油卷烟:一种是低焦油“七匹狼”(焦油量11mg/支),另一种是混合型盖“七匹狼”(焦油量9mg/支)。 

  低危害卷烟产品 

  长沙卷烟厂研制开发出了含有纳米贵金属活性成分的催化材料、助剂和二元催化材料复合滤嘴,在卷烟上使用后可显著降低卷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研制出了烟气中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含量分别为10mg/支、1mg/支和10mg/支的卷烟产品; 

  北京卷烟厂采用中草药添加剂、复合滤嘴、激光打孔通风、改进卷烟配方和选择合适的卷烟材料等手段,研制开发出了焦油量、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分别为3mg/支、0.3mg/支和5mg/支的卷烟产品并成功出口到日本市场。 

  梅州卷烟厂研制的“五叶神”牌卷烟,其中添加了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神农萃取液),能够有效降低卷烟焦油和烟气中的有害自由基及其它有害物质,有效减轻吸烟引起的多种不良症状。与同品质对照烟比较,五叶神卷烟的细胞毒性降低了约2至4倍,诱发的细胞氧化损伤、膜损伤、染色体基因突变和细胞转化等细胞生物学改变均明显减轻,减少动物的刺激性咳嗽反应,延长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增加离体气管酚红排泌量,改善瘀血的血液流动性,降低了吸烟所致染色单体交换率,抑制吸烟所致微核形成。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同为吸烟急性致死动物,五叶神烟组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表现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出血、气管扩张、上皮变薄、肺囊泡和管周水肿等多项病理损伤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烟组。 

  混合型卷烟产品 

  2000年,国内混合型卷烟生产企业59家,生产混合型卷烟115.7万箱。其中年产2万箱以上企业14家,生产混合型卷烟100.45万箱,占混合型卷烟总产量86.8%。年产2万箱以上的14家企业的混合型卷烟主要品牌共有32个,产量72万箱。2001年国内混合型卷烟市场比2000年增长了12.3%,占卷烟总产量的3.9%。红塔、上海、长沙等几大烟草企业都开发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混合型卷烟。 

  许多卷烟企业开始加大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研制的力度,推出了一大批焦油量更低、质量更好的混合型卷烟新产品,如:“羊城”、“中南海”、“都宝”、“七匹狼”、“灵芝”、“阿波罗”、“双马”、“飞利达”等。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发的低焦油、混合型卷烟 

  为提高我国低焦油卷烟生产水平,在国家烟草局的支持帮助下,多家卷烟生产企业与国外烟草公司进行了低焦油和混合型卷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并开发出了许多新产品。 

  芜湖卷烟厂“都宝”牌卷烟自1989年创牌以来,一直与英美烟草公司保持着良好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在充分吸收BAT公司在混合型卷烟产品生产、研发上的成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技术、体制、观念和研发手段创新,广泛深入地开展与混合型卷烟产品相关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研发优势。醇和“都宝”自2001年上市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2002年,实际销售量已达5300多箱(2.65亿支),销售收入超过3500万元。醇和都宝的成功研发与上市,实现了国内仿美式低焦油混合型卷烟在关键性技术研究上和产品研发水平、研发思路上的新的突破。 

  2000年,贵州黄果树集团和英美烟草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种低焦油“黄果树”卷烟。新品黄果树采用了滤嘴通风技术(在线激光打孔),并对滤嘴打孔的孔径、孔距、稀释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使卷烟的焦油量控制在每支12mg以下,烟气烟碱量为1mg/支。 

  2001年,云南省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合作开发出低焦油混合型“迅”牌卷烟。 

  近几年来,随着降焦减害新技术的应用、“一高二低”新产品的推向市场以及降焦步伐的加快,我国卷烟产品的焦油和CO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国卷烟焦油量加权平均值已从1999年的16.5毫克/支下降到2002年的14.7毫克/支,每年平均下降了0.5毫克/支左右,其中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平均焦油量已分别下降到14.7毫克/支和12.9毫克/支;名优卷烟在满足市场需求,保持产品风格特征的前提下焦油量平均下降了2.8毫克/支,进一步提高了卷烟的安全性。 

  政府表彰篇 

  为了对过去几年来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3年4月14日在昆明召开了“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工作会议”。会议对自1999年国家局青岛“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全国烟草行业科技降焦减害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全行业涌现出的一批在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开发和降焦减害技术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授予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等9个单位为“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并给予物质奖励。受奖单位具体名单如下: 

  一、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1、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2、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3、北京卷烟厂技术中心;4、楚雄卷烟厂技术中心; 

  5、《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项目组。 

  二、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 

  1、郑州烟草研究院;2、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3、曲靖卷烟厂技术中心;4、甘肃省烟草技术中心。 

 
 
信息来源:科报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lsvv.html?WebShieldSessionVerify=CEN4rDap2GPLJ302tnVY

拷贝地址

上一篇:红烟自动化物流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下一篇:国家局科教司提出关于近红外检测技术在烟草行业研究与应用的设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综合新闻
  • 架起一座通往现代化的金桥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推动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于去年发文布置在全国部分大型灌区结合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一年来,各地水利主管部门组织灌区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试点工作。 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

  • 2003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附表

             200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下)

    瞄准目标 奋力追赶       1.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强战略管理     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培育国际竞争力,首先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加强战略管理。一是从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立足于行业在技术领域的发展远景,对照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推行企业发展

  •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中)

    与世界500强的差距依然明显       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在加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大企业的差距仍然很明显。     1、企业规模上的差距  

  •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上)

    中国500强:比去年更强       1.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中国500强企业整体规模和企业平均规模有较大幅度扩张     2003中国500强与2002中国500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了13.89%,资产增长了5.12%。2003

  • 中日韩将联合开发操作系统以对抗微软垄断

        据日本媒体报道,中日韩三国的电脑软件和电机业界达成共识将联合开发一种用于下一代移 动电话等信息家电及服务器的基础软件(OS)。三国将在诸如LINUX等可以根据产品自由改造的“OPEN SOURSE SOFT WARE”(OSS)基础上进行开发,并计划在几年内达到实用化。进行这种联合开发,是

  • 张家港城市用水有了“电子眼”

    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刚从以色列引进一套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在相关作业点装上摄像头后,画面通过光缆传输到监控室,监测数据随之生成。一旦发现水质、水压变化即可查明原因,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控,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眼”。不仅如此,市区内错综复杂的管  网也在“电子眼”的监控下一览无余。 

  • 我国制造业一般性产品产能相对过剩

       国家统计局8月20日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的部门结构变化整体上符合工业化结构演变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升级特征。但整个制造业仍存在一般性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机械装备业发展缓慢等矛盾,技术升级、规模扩张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结构的升级。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