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9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CEO马斯克的对话,被誉为火星“撞”地球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们的话题上至火星、太空,下至生物、能源,而且在诸多问题上观点各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则更贴近人工智能,认为从专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是趋势。
其实,科技部当天发布的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信息量更大,这次有10家企业入选,较首批多出6家。除了数量增加,平台聚焦的领域更细化,企业的行动力也更快,已经有多家披露了相关的平台建设计划。
跨界找火花
临近8月29日中午,最令人期待的双马对话才开始。在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中,占据主场优势的马云更具主导权,技术出身的马斯克则天马行空,两者观点碰撞不断。比如马斯克毫不掩饰对移居火星兴趣,但马云认为,更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地球本身。在“人与机器谁更聪明”的问题上,二者也各执己见。
更早发言的马化腾偏向产业角度,提出人工智能从专用向通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将带来普惠型智能社会等观点。
文化差异、职业背景、产业因素等是观点摩擦的原因,根本则是因为跨界。互联网、科技、
汽车产业有很多跨界发展的先例,但是AI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让跨界更频繁、渗透的更深入,证据更是比比皆是。
根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网信息,本次大会有16家战略合作企业,但是标准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企业只有商汤科技、科大讯飞。
容易理解的是,IBM正转型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微软、亚马逊、阿里、腾讯等都有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的互联网基因。但国家电网、万科、中国工商银行等,长期以传统企业的定位示人。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需要落地与产业才能应用、商业化,跨界就成为必然,这与“互联网+”引发产业融合的逻辑一样。按照马化腾的判断,“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未来10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AI与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
交通、智慧零售等全方位的行业解决方案,正在全国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