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刚才也有提到说大概原装配如果协调的话良率大概在百分之八十左右,那么换机器以后,这个良率会提升,我不太相信这个数据,我想了解一下您这边有没有这个数据,机器的使用以后他的良率的提升大概是多少?
答:从理论上来讲良率一定是百分之百,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个现象会发生,如果这个机器的运行是正常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它一定会测完所有的东西,因为这是测试的标准,这个标准是靠你的机械来控制,只要你的机械没有发生故障它一定会做完,而不会因为疏忽、忘记、遗漏,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一定是百分之百。
但是如果在现实当中你的设备出现了问题,你不小心通讯中断,也有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但是还好,我们做整个系统集成的时候,这个方案里面是要做大量的测试才会真正上线,大量测试的前提目标就是要验证在各种可能的状况下如果发生了一些误会的时候它会提示什么样的信号给我们,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补救,降低避免。所以目前如果你真的问我这样的问题,我没有这样的数据给你,但是我们的客户对这个方案非常满意。这个不是我们展示的最大的应用,我们最大的应用其实是一个板上装24个内存条,让他们非常震撼,他们非常满意。所以这个会让他们的人工降低,会节约很多成本。
问:我不太了解机械,我的理解是任何一个机械系统能保证百分之百?
答:没错,理论上讲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因为只要能够完成这个动作一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万一不小心机器出了问题,或者通信哪里终端就会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但是人永远在做一件事情,想象到的东西就预防掉,想象不到遇到了就赶紧处理,所以永远是一个改变的过程。
问:不久前富士康有宣布他们富士康的代加工工厂要实现三到五年的机器人换人计划,但是结果是他这个计划我们业内说是一个失败的过程。有一部分是因为机器人外形过大,略显笨重,在生产很多消费类电子苹果手机的时候无法实现精准的测量,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机器人的使用现状的?
答:您提到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大概在四五年前,富士康宣布他们要做100万台,因为他们只有130多万员工,要把100万人替代掉,只用30万人来做一些相关的管理。他的目标很宏大,富士康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其实我也可以坦白跟你说,富士康也跟我们公司聊过很多次,甚至曾经想投资我们公司或者是购买我们公司。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达成,所以他们自己研发自己的机械手。
他们自己的机械手在富士康工厂体系当中大量使用,是因为机器人这个东西是有很多的技术的东西在里面,他没有那么快很容易把一些核心东西掌控到,特别是里面一些核心部件。如果你看四大家族也罢,或者国外稍微品质好一些的用的都是世界顶尖的东西,包括国内一些做机器人的公司,如果他想保证品质也要用这种东西,富士康也不例外。
除了这些基本的核心配件之外,其实在很多的算法、运动控制,都是需要一些经验,需要一些开拓性的创新思想在里面,但是这个是需要时间的,他们可能在这方面还是要学习。我也了解到富士康在很多工作岗位上都用到了富士康的机器人,但是我也了解到大多数的岗位都是相对精度、稳定性较低,比较粗糙一点的工作,稍微精密一点的应用都不是机器人干的,所以这个100万的计划大概只做了十几万台就做不下去了,因为能用到的都用到了,不能用到的也用不了,所以他也在看外面的机会,也在看外面能够满足他这种要求的机器人的机会。但是他的门槛又很高,因为他还是主张用自己的东西,他还是想在这个过程中找一个平衡。
问:机器人的核心器件无非就是伺服电机这些系统,这个需要专业成绩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才能做的一件事情吗?
答:没错,如果单从硬件来看它是一个伺服电机加一个里面的机器指令的驱动,再加上一些控制的核心算法,这是构成一个机器人主要几个大的部分,但是这个东西能够做得很好,能够做到很稳定是一定需要一些经验的沉淀在里面的,如果你用传统的机器人的方式来做一定需要一些沉淀的东西在里面的。如果你是一个创新的做法,像我们这种做法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的沉淀,但是我们基于我们这种创新的一个设计理念,我们结合了当今世界上最顶尖核心的硬件的技术,再加上我们CTU一些很创新的逻辑思维设计概念才能做出一个很好的东西。我们的CTO也不是一个门外汉,他在机器人的行业大概也有将近30年的经验。
所以这些都是能够保证我们做出一个东西,可能在短短大概三年多的时间就做出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经过市场验证的一款产品,原因就在这里。
问:未来机器人这一块市场将来的发展方向?
答:机器人目前来看还是国外品牌基本上占据整个主流市场或者大部分市场95%市场份额的一个格局,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其实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的企业对国内的机器人信心不足,信心不足主要体现在品质、稳定性。品质的部分包括很多,比如说精度、可靠性、运行一段时间精度的偏差,甚至一些在通讯方面的先天的不足,还有一些运动控制在算法方面,大多数国内机器人的算法都是拷贝一些国外的东西做模仿,没有创新,所以他做的东西永远是在那个上面做一些修修补补的东西,但是又抓不到这个真实核心的东西,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永远没有那么好。这就导致很多客户对他们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导致他们的市场没有办法做得很好。
同时他们的成本并不低,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品质会去找国外的核心的零部件供应商,但是他们的采购量又很小。国外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也不会在价格、技术、知识方面给他们很多的知识,所以他们就陷入一个死循环。所以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机器人,我们去看未来,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核心部件的东西有所突破,我相信那才是中国机器人可以做很好的机会,否则还是没有办法打破国外一统天下的状况。
问:传统的四巨头能够在精密领域有将近百分之百的市场份额,中国很多机器人厂家更多是在拧螺丝、装配方面,但是现在这一块市场是有饱和的,增长空间不大,所以从去年2015年我们看到四巨头包括其他的一些接近四巨头的机器人厂商也在向下走。在这一块领域上优傲未来的方向以及产品的竞争力?
答:这个市场你讲得没错,其实最早机器人的应用高度自动化都是在汽车行业出现的,汽车喷涂、焊接、搬运,本身它很大,人就搬不动,所以用机器人,那是机器人最早的应用。另外你讲得没错,汽车除了非洲,我想欧洲、中国还有一些地方也在发展,也是一个增长的市场,但是增长的幅度可能没有那么快速了。这上面对机器人的需求一定是有一个趋于饱和或者增长相对缓慢的时刻到来。
相反,除了这个汽车行业之外的制造行业,我们称之为一般工业,一般工业里面你会发现其实都是没有机器人的,至少在苹果进中国之前大多数的工厂都是一个机构件的传统来实现一些自动化的功能,就是因为苹果的导入,你会发现中国这几年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多。
在整个一般工业里面机器人相对来讲是一个空白的市场,传统的四大家族如果不在这方面做一些进入,不做一些策略的调整,他的增长一定会乏力。我们优傲从诞生到持续这几年的市场发展当中,就没有说我们是专注在某一个市场的,我们本身的名字叫Universal Robots,就是通用的,各行各业都能用到的一个概念。其实我们在做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各种各样的应用领域,各种各样的行业,一般工业,甚至我们也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也有一些比较大的客户,宝马、福特、大众、奔驰这都是我们的客户。当然是基于那些能适用我们机器人应用的这些工位上面。
对我们来讲这不是一个特别糟糕的事情。当所有的四大家族都在往一般工业推进的时候,意味着他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需求,然后他们会去把这个市场的需求慢慢带动起来,对我们来讲我们可以借这个势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因为我们跟他们所有的产品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人机协作,人机协作是什么概念呢?易操控、安全、灵活部署、功耗低、免保养维护,这些都是我们跟他们传统机器人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最大的特点。
当我们去看任何一个一般制造的工厂里面,当你看他一个现有的生产线,如果他的空间很狭小,如果他需要经常变换产品线,如果他工厂规模没有那么大,没有专职懂计算机语言编程的人员,那么他们如果需要做改造的时间就会很长,因为他们一定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受过多个月的培训,每次帮他做一个动作需要半天、一天的时间,而我们30分钟、20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他们进入这个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挑战。当然我们也会面临一个竞争,可能对于一些岗位,一些工位,大家都基本能够进入,那么他们就是我的竞争对手。我宁愿这个市场被炒热,而不是就我一个人在那边辛辛苦苦,所以对我们来讲这也是一种机会,当然也会有压力、挑战、竞争,这是毫无疑问的。
问:首家使用协作机器人那个机器具体的性能可以谈谈吗?
答:所有的电子产品的笔记本也罢,台式机也罢,内存条的插装都是人拿过来按一下,按完之后信号通了拿走,每天要按上千条或者更多,两个手指很辛苦,按得会变形很累,而这个工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是一个人能够看得见就能做,所以这个岗位是留不住人的。薪水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且因为他们干活时候心情不好或者累了,或者眼睛没看准,插的时候容易不小心插坏,槽也坏了,这个东西很贵的,一天的工资可能不如一块内存条,所以良率的考量,员工疲劳度的考量,人员的考量,他们需要有人能帮他实现完全自动化,我们的机器人能够满足这种要求,所以我们就基于这样一个技术,这是我们独有的,目前任何一家都做不出来的,我们开发出来这样一个应用,这个应用对他们来讲很合适。
问:3、5是从人机协作的角度来讲的话,就是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的这个机器人的设备是不是就覆盖到整个人机协作,还会往两头延展吗?比如说更小力的机器人或者更大力的机器人?
答:我做的是6轴机械,第二是人机协作。如果谈6轴机械的时候如果想让它做得更小,其实我不知道,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想让它再小一点点,我不知道到底有多难,但是我个人觉得会比较辛苦,你可以让它变大,这个臂可以随便伸,但是让它变得很小,这些关节的运动,受到物理结构的限制可能会有一点麻烦,所以这一点上面我不太确定我们是不是会再往下走。但是往上的话题其实很多人都在聊,我们有很多终端客户也有这种需求,他说我的负载大概是8公斤,我要装一个的话就超过10公斤了,你能否做一个15公斤的?还有一些11公斤,用到13公斤。
但是我们这个人机协作机器人有一个特性就是安全,安全是跟力和速度有关系的。同样一个速度,一个很重的东西,一个负载很大的东西的撞击和相对轻的东西撞击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对这个东西安全评估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如果我们今天做一个10公斤到20公斤之间的东西,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样的东西来实现在人机协作机器人最重要要素之一安全的情况下做一个平衡?这是我们技术团队要思考的东西。他们有没有在做这个东西呢?我们都有聊过,他们也许在做一些规划,但是老实说这不是我们这个层面能知道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也许再过一年,说不准我们会发布一个新的东西,到时候再请媒体朋友们过来看看。
问:首家应用是哪个电子制造企业,优傲是不是也考虑进军一些其他行业?
答:当然,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我们装内存条,这是一个板,人眼睛看内存条在这拿过来,拿过来之后我要看一下,大概方向找一下,试一下,松的话可以放放进去。这是人插的一个动作。我们现在模拟的动作完全是这样一个概念,机械手过来把内存条夹过来,之后不是硬插的,是找到之后先探,里面可以设力控,根据你设的最小值来判断,当这里面的阻力低于你设定的力的时候是对的,它就进去了。
你可以想象这是插内存条,如果我今天插的不是内存条,我插的是一个带针脚的零部件,或者插两个金属件,我也需要稍微松一松,它都是可以应用的。所以这种应用是可以复制到各种各样需要这种试探插接的应用。机械行业、金属件的很多行业都可以用到。甚至我们还可以做排线,之后插到一个插孔里面都是可以用的。
上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