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人物专访>马名杰:传统制造业如何“做优做强”

马名杰:传统制造业如何“做优做强”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

发布时间:2015-12-1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人物专访 人浏览
关键字:

企业改革 传统制造业

导  读:

传统制造业要“做优做强”,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深化和落实国有制造企业改革;二是改革标准管理体制;三是完善市场淘汰机制;四是促进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必须落实改革精神

即将到来的2016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一年。在近期各省市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不少省份都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省朝“制造强省”转变。

那么,当前我国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企业和政府应如何共同发力,使我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更好地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要注重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要理性决策,克服投资冲动。此外,做强制造业仍需深化改革,并在落实上下功夫。

传统制造业仍面临哪些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计、强国之机。今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 《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要使中国进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2035年,中国进入制造业强国的中流,到新中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中国进入制造业强国的前列。

相关专家分析,当前,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在“做优做强”方面亟待转型,而转型中又面临以下“四痛”。一是工业文明缺失,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亟待改进,三是专业的技术人才不足,四是产学研和政府等机构组织如何有效、有机结合仍在探索。

除了以上“四痛”,马名杰认为,在传统制造业做优做强的道路上,还有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如何通过深化改革,真正激发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国有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尤其是解决大型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如何协同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再次,如何促进失败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同时缓解对就业和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

企业自身如何做强传统制造业?

“对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做强。 ”马名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传统制造业只是相对新兴产业而言,传统制造业并不代表技术落后,也不一定是技术密集度低的行业。

正如《中国制造2025》所指出的,让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在马名杰看来,传统制造业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制造、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升级生产工艺、革新设计方法、重塑生产流程、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以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美国,钢铁、汽车、化工等传统制造业恰恰是技术密集度高、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因此,被归于美国先进产业之中。 ”

针对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做强,马名杰认为,一是要靠创新塑造新的企业竞争优势,二是要练好管理的基本功。马名杰说,从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和加强品牌建设是企业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但不可忽视的是,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软实力也是重要因素。实际上,我国多数企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首先是管理上的差距。所以,技术创新是关键,管理和组织创新是基础,企业要做强,两者不可偏废。另外,在技术进步加快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模式也要向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转变。

政府如何助力传统制造业朝“智能制造”转变?

“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中的热词之一,目前,我国不少省市也都提出了由制造大省朝“智造强省”转变,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关企业扶持。马名杰表示,发展智能制造既有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地方政府予以支持无可厚非。

那么,政府在推动“智能制造”的同时要注意什么?马名杰认为,关键是要避免因政府的“强刺激”诱发企业的非理性投资,尤其是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由 “一哄而上”导致“恶性竞争”,继而引发“产能过剩”的非理性行为不在少数,这也一直是我们难以摆脱的怪圈。 “除了技术和市场原因以外,政府的‘强刺激’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地方政府要理性决策,克服投资冲动。 ”

首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不能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盲目发展。因为,智能制造所应用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各行业各企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有很大差异。 “有些企业或行业可能已经到了需要以智能制造提质增效的阶段,而对另外一些企业和行业而言,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对现有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等基本问题。而后者可能更多。 ”

其次,地方政府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时要注意结合本地的企业需求和产业实际,“按需定制”,防止拔苗助长。一要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在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加大投入。二要开放创新,积极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和机构,协助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弥补本地科技资源的不足。三要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平台和桥梁作用,让行业组织真正成为集聚政策资源、凝聚行业需求、解决行业问题、实现行业自律的重要抓手,这也是在扶持产业发展中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措施。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言,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马名杰认为,工信部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方式促进智能制造发展体现了上述原则,值得肯定。

做强制造业仍需深化改革 落实改革

谈及当前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中存在的问题时,马名杰坦言,早在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已明确了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中国制造2025》也将深化改革放在战略保障的首要地位,“关键是落实”。

“从根本上要靠深化体制改革,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营造公平、有序、法治的市场环境。 ”马名杰说,以下四个问题应得到有效解决:一是深化和落实国有制造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让掌握大量优质资源的行业领头羊焕发创新活力,带动行业发展。二是改革标准管理体制,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三是完善市场淘汰机制,依法、有序地促进失败企业退出,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失业员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等问题。四是促进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必须落实改革精神,在科技、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上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的转型升级以及改革效果的显现都需要一个过程,急功近利不可取。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需要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贯彻改革的精神,在细节处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马名杰最后说。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tp67s802h5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航工业专家痛斥“智能制造”乱象

下一篇:MANZ亚智科技—以模块化的自动化组装线迈进工业4.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企业改革 传统制造业
  • 宝钢特殊钢分公司长型材生产线进行首次年修

        日前,特殊钢分公司长型材生产线进行首次年修。经过一年多的技术储备,五钢设备公司揽下了这一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检修工程总承包业务。     过去,五钢各主要生产线的大修项目都由冶金专业施工单位承担。随着特殊钢分公司的成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五钢设备公司确立了以

  • 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

    随着中国人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少中国制造业厂商纷纷踏上转型升级之路。

  •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的广东,近年面临经济转型升级。而“机器代人”已成广东不少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成败。2015年,广东机器人保有量达4.14万台,占全国18.8%、全球2.49%。其中,2015年新增机器人1.82万台,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球6.9%。一言以蔽之,广东渐成“机器代人”大省。

  • 互联网+无孔不入 传统制造业如何接轨?

    “互联网+”无孔不入,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与其接轨?两会期间,海外网财经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探讨中国制造的“转型之惑”。

  • 互联网+在行动 B2B拯救传统制造业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费用的增长,传统制造业依靠人力发展的道路已经越走越窄。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飞跃性的变革,而面对传统制造业,B2B的优势尽显。

  • O2O革了传统制造业的哪三条命?

    O2O就是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分享富余资源和改善非理性溢价,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价值都达到最大化。O2O对传统制造业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 佛山政府鼓励机器人企业进驻本地 最高奖500万

    为支持本地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无论是对工业机器人企业,还是对采购使用本地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传统制造业,佛山都在通过一轮较高的财政奖励机制激发潜在的市场活力。其中,在佛山本地注册的机器人企业达到规定要求的,将一次性获得500万元的奖励,同时获得政府财政资金奖励的还包括落户佛山的机器人系统应用集成服务企

  • 中国传统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科技时刻都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改变,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剧上涨,全球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转型升级已经成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开始转变,从人口密集型到技术密集,未来的工厂将会越来越少人。

  • 看3D打印颠覆传统制造业

    看3D打印颠覆传统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