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者联动、畅想PC制造业改革大计—深圳机器人展携业界专家为联想集团自动化升级献技!联想集团位于福田保税区的这所工厂,是2005年收购IBM的20年老厂,日渐增长的地租及员工的成本都为工厂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在经过多年的生产流程优化和员工激励政策,该工厂成功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高度优化,然而工厂管理者知道这并不是长远之计,在智能化升级的时代,以机器换人才能更大程度上优化产能。
在联想各车间主任的带领下,由SIMM深圳机械展-智能集成及机器人展组织的自动化、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专家们参观了该工厂的生产线,该工厂主要的产品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在这里能看到井然有序的生产线,工厂内的每一寸地方都被最大程度的利用,厂房内的墙壁上也都是各种员工激励的活动。然而流水线两旁工人们人头簇拥,鲜少出现的自动化设备,还是使得这个工厂摆脱不了传统劳动密集型工厂的模式。对此工厂管理者,也表达了他们的无奈,由于该工厂有许多客制化的订单,订单种类多且单位数量不大的特性,使得生产流程中许多环节均难以单纯的通过自动化机械完成。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其实联想在智能化升级改造进程中所面临的尴尬却不是独立现象,应该说联想只是PC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影,智能化升级在PC行业举步维艰。从联想的案例中可见一斑。
1. 无前车之鉴
智能化升级就目前在整个PC制造行业,目前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便是像联想这样的大型跨国生产企业,尽管已在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PC行业的前列,但在产线自动化升级的进程上,仍处于一个非常初步的试水阶段。对于很多中小型PC生产企业而言,在自动化上的投入更是捉襟见肘。因为没有很好的前车之鉴,没人愿意去承担“第一个吃螃蟹人”所带来的风险。
2.订单的复杂性
PC是电子产品里相对复杂的,客制化的订单、出口国的特殊要求都会使得在生产过程中label粘贴、硬件软件选择、装配的不同需求、说明书及相关证书、包装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自动化生产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面对联想的难题,SIMM深圳机械展-智能集成及机器人展组织的自动化、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专家们集思广益,我们整理了一些观点与大家分享。
参与本次会议的集成商们认为----智能化升级的这块大饼是无法一口吃掉的,相对成熟稳定的生产线、复杂的订单需求,短时间大幅度的实行智能化是不现实的,局部的先引进些自动化设备,消化后再逐步完善。在一些生产操作相对容易统一的部分,如封箱、上螺丝等环节,尝试逐段引进一些全自动或半自动的自动化设备。
来自柯马的李国栋先生表示一个工厂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改造,所涉及的自动化专业领域是很广的,通常很难只是通过一家机器人或系统集成商实现的,对这种大型企业应该整合各方资源,集思广益通过多方合作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最终目标,这也就提出了一个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开发应用产业联盟的市场需求。
来自联想集团的张吉先生,现负责着联想中国区五家工厂的自动化升级任务。他提出了一种由生产商与智能集成商共担风险的全新合作模式,生产商把一条生产线的整体改造开发工作与系统集成商一起完成。改造完成后系统集成商,可从增长的产能中等到利益分成,这种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合作改造模式,跟有利于增加合作者的积极性与对风险的把控。
来自库卡机械人的黎广信先生有着多年的丰富自动化从业经验,在会议上他的提出“自动化升级技术不是最大的难题,老板的决心十重要。除了技术的完善,政策的支持,决策者的决心也由为重要。
面对着智能化升级这个话题,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人员成本与高精密的生产需求,给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带来的压力,使其成为生产形企业的迫切需求,另一方经验不足、技术尚未成熟、与差异化的企业需求又使其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SIMM深圳机械展-智能集成及机器人展正在跳出展览会现场,努力在更广泛的范围承担起推动智能化升级改造中的平台作用,让更多的智造业者走出展台,深入工厂,帮助企业分析解决生产难题。2015年的SIMM深圳机械展-智能集成及机器人专题展(7、8号馆)也秉持同样理念,现场展示来自库卡、柯马、发那科、史陶比尔、那智、川崎、HANBS、广州数控、华数、福士等众多品牌机器人的多种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让智能化升级不只是想想而已。
!----EndFragment---->!----EndFragment---->!----EndFragment---->!----EndFragment---->!----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