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10问企业家·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博士

10问企业家·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博士

发布时间:2014-05-1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曲道奎

导  读:

10问企业家·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博士,曲道奎博士说:机器人改变制造模式、改变战争模式,还要进入家庭应用。美军规划到2015年三分之一的地面任务由机器人完成,机器人已经不是简单的机械运作,而是跟数据、网络、智能紧密结合的。现在机器人要把物力和虚拟世界很好地结合到一起。

  

  上海经济评论:美军“大狗”机器人非常灵敏,中国此类机器人如何?


  曲道奎:中国也在做,山东大学、北理工都在做,新的已经不是“大狗”的概念。现在已经把脑袋和脖子都做上,有了指挥中枢,有了躯干,运行的时候,脖子一扭,一甩头就出去了,是完全不同的产品。现在我们公司的特种机器人能负重30吨。


  上海经济评论:未来的机器人应用前景如何?


  曲道奎:机器人改变制造模式、改变战争模式,还要进入家庭应用。美军规划到2015年三分之一的地面任务由机器人完成,机器人已经不是简单的机械运作,而是跟数据、网络、智能紧密结合的。现在机器人要把物力和虚拟世界很好地结合到一起。


  上海经济评论:美国制造业回流和他们自动化程度高有关系吗?


  曲道奎:近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大幅提升,而机器人价格大幅度下降,具备了机器人能够大量替代人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另外,奥巴马在重新工业化的时候有几个借力点,一是国家安全,制造业是国防装备的直接支撑;第二是创新成果的承接和转化,制造业没有了,直接影响到上游的创新和成果的转移;第三是要保持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地位。


  上海经济评论:欧洲的工业自动化水平如何?


  曲道奎:欧盟在推以西门子为主体的欧盟版工业4.0,把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成为一个平台,重新来统一和规范,这是全新的一套工业体系,一旦成型,中国又将陷入新一轮的产业链低端的追赶阶段,因为整个系统、框架、标准全是欧洲的。工信部针对这个变化在想对策,但困难很大。在常规民用网络技术,美国人居于统治地位,在未来,工业方面的网络和软件技术可能欧洲要垄断,这是件大事,需要认真对待。


  上海经济评论:中国应对得如何?


  曲道奎:中国有相关的规划,如“十二五”时期智能装备等相关政策,但和国外相比,缺乏系统性、持续性,中国在未来这些新技术的竞争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很多东西还是跟在国外后面在做。


  上海经济评论:机器人在哪些方面有优势?


  曲道奎:一些产品必须在人造环境下进行,只有机器人才能胜任;还有人类不适宜的环境;机器人比人类更高效、更能保证质量,以汽车为例,全人工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17熟练工人花三天时间,但合格率仅为60%。现在用机器人,需要一小时,3个普通人工,合格率为100%。


  上海经济评论:使用机器人抬高了失业率的说法对吗?


  曲道奎:机器人的使用和人的失业关系不大。德国从2000年到2005年失业率和机器人使用量同步增长,但到2005年之后,失业率就开始下降,而机器人使用量还是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至今,中国和韩国的失业率和机器人的增加没有出现趋势相关的变化,机器人使用量一直大幅增长,失业率一直保持在稳定。


  上海经济评论:是不是到了不用机器人就会被淘汰的地步?


  曲道奎:在过去有产能就会有市场,但到现在有产能不见得会有收益,产能越大企业可能死得更快,所以这时候要求的生产模式不是批量化的,大规模的生产。


  上海经济评论:新松的机器人海外市场竞争力如何?


  曲道奎:我们有用于制造业的负载6公斤到500公斤的各种工业机械手。还有真空机器人,卖到台湾生产芯片;移动机器人的负载从几公斤到85吨,还有感应驱动机器人,这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已经出口欧洲了,在军方的用途也非常之大。还有服务机器人。


  上海经济评论: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如何?


  曲道奎::以机器人为主体的制造模式应该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近几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速处于世界前列,2014年中国的机器人产销全球将会最大;全国20余家机器人产业园正在建设,机器人产业浪潮正席卷中国。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sqot310fr9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高铁打头 制造业出口瞄准“高、精、尖”

下一篇:全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均值为26.5%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曲道奎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科发电子邀您参加深圳工业展

    2025 ITES 深圳工业展设立8大展馆,展示规模达16万平方米。“金属切削机床展、金属成形机床展、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展、工业零件展、深圳医疗器械供应链生态展、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紧固件展”七大主题展示相互联动,2000+家海内外工业品牌将聚焦“高端装备、精密制造、工业技术、智能制造”,集中呈现创新产品与落地

  • 本周科技与产业前沿动态聚焦(2025年3月8日-3月14日)

    本周,科技领域热点频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受到关注。以下为您梳理本周值得关注的科技与产业动态智能化,

  • 欧姆龙邀您共聚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前瞻科技先睹为快!

    2025年3月26-28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将继续聚焦表面贴装技术、电子材料、自动化、测试测量、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展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技术与解决方案。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捷报频传:政策驱动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到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再到各行各业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智能化,

  • 欧姆龙与博格华纳深化智能制造合作,共筑标准化产线新标杆

    近日,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的欧洲核心团队到访欧姆龙自动化展厅,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双方聚焦模块化、标准化制造的实践与效率提升,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升级方案,为未来联合创新全球及市场拓展及打下坚实的战略基础。机器人,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报告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此外,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收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强调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性。智能制造,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综述(2月25日-3月3日)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同时,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大模型在多领域的深度对接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引领A股人工智能相关板块表现亮眼。智能制造,

  • 华北工控EMB-3541具备10.4Tops@INT8算力,支持AI机器人集成应用

    华北工控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面向AI领域持续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基于ARM架构Cortex-A55 四核@1.4GHz处理器打造的工控主板EMB-3541可无缝集成于AI机器人系统中。人工智能,智能化,

  • 曲道奎剖析国内机器人制造优劣势

    在7月7日上海召开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与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EO圆桌会议"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为与会者分析了当前国内机器人使用概况。

  • 中国制造2025催热服务类机器人

    说到机器人,过去普遍的理解局限在机械手臂的范畴中,曲道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应该建立起机器人家族的概念。机械手臂代表的制造类机器人中,还应该加入移动机器人及洁净机器人,分别满足柔性物流及真空、超净等特定环境下的工作需要。

  • 新松:国产机器人厂商谋发展的领路人

    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觉得阔步走出去的新松是对国际机器人巨头全面布局中国的回敬。他坦言:“在国内我们是老大,但在国际市场还是小个子。”不过,新松却是国际巨头一心想“放倒”的小个子,因为这小个子“蹿”得太快了。2000年从零起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怎不叫对手警觉!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