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黄相间的稻田中,矗立一个银灰色的金属架。架上,风向标、雨量器、摄像头、避雷针等设施一应俱全;地下,还埋藏着一个个感应芯片。“这就是感知器”,承担示范区建设的无锡大来互动网络公司董事长钱建伟介绍:“通过它和无线通信设备,稻田就并入了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即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稻田并入物联网,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在示范区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土壤湿度的显示数据:第一层10厘米深的土壤湿度86%、第二层20厘米深的土壤湿度85%、依次第三层和第四层的数据为84%和82%。气温、风向、地温、光照度等数据也一目了然。这就是打造智能农业的表现。
钱建伟表示:一旦旱情或涝害来临,当肉眼发现表层土壤变化时,其实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作物根系已然破坏;而通过感知器,则能提前预警,做出科学预防;如果农田附近泵站加装了自动控制设备,人在外地就能操纵农田抗旱或排涝了。
大棚里的小环境
张家集镇的“农家富”家庭农场,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一层楼多高的温室大棚内,通风、喷灌、遮阳等设施一应俱全。
墙角的设备箱上,有内遮阳、环流风机、喷淋灌溉等红红绿绿按钮,通过自动化控制装置联结,人在手机上即可操控;或者,干脆设置好光温水气等各种参数,让电脑自动管理。
技术人员介绍:在这里,“智能农业”营造了一个可控的小环境,它更有利于作物进行精细化、标准化的生产。
以火龙果为例,它是热带水果,我国仅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有少量种植。有的地方曾经试种,发现要不就是温度太低,不能开花结果;要不就是温度太高了,导致果实霉变。但如今在襄州环境可控的大棚温室里,不仅可以种植,并且节时省劳。
有望告别“靠天收”
“‘智能农业’的最大亮点,就是促进传统农业逐步告别‘靠天吃饭’,”襄阳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赵开斌这样认为。
一般而言,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凭经验种植,属于一种模糊生产方式;而现代农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相关农业数据和设施环境的支撑下,实现生产的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并让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襄州“智能农业”示范区投入运营之后,大棚产值每亩在万元左右,相当于传统农业作物产值的3至5倍。
以往此类项目,往往给人高高在上、无法有效推广的印象,但据了解,襄州区“智能农业”示范区紧密联合了区内企业的发展需求,整体应用投入不到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