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经济复苏与制造业转型”为主题的第六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制造业的专家、企业巨头共聚一堂,共商经济低迷时期的制造业发展趋势。10日,大会进入第二天议程,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板块,来自中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未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这一主题。
赛迪网对本次年会进行全程直播:
http://miit.ccidnet.com/zt/2012/1208zhizao/
上海高威科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劲松发表主题演讲,表示未来工厂的智慧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海高威科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劲松
以下为演讲全文:
田劲松:应主持人的要求,让我最后给大家就机器人的应用以及跟机器人IT的结合大概讲几句。高威科公司是国内做自动化公司的老牌企业了,我们搞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我们在应用中,发现很多客户,特别是国内客户在应用中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运用机器人,其实,在机器人的技术里面,应用技术占了很大一个比重。在今年7月份上海机器人展会上,我们大概接待了一百多家国内有愿望要使用机器人的客户,在我跟这些客户的了解过程中,发现大家有几个共同点。第一个,就是大家都有非常急迫的愿望,要上机器人和使用机器人。第二个,就是大家上机器人的目的普遍都是替代员工。第三个,就是大家都不甚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如何来实现他们的需求。
其实,工业机器人它跟普通的机床不一样,虽然工人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跟数控机床发展时间是一样长的,但是,机器人有它自己独特的属性,就是机器人本身的这种高智能化,它不仅仅对性能上有要求,其中它的高稳定性、高精度也是一般数控机床所不能比拟的。像国产的数控机床,近几年是发展比较快的,但是为什么国产的机器人发展一直缓慢呢?这也是机器人本身的技术属性决定的,因为低档的机器人是没法使用的。
对于机器人,它的应用,其实它应该是规划于智能装备里面去,其实我们对机器人的应用,不能仅仅看到它替代人的这一个属性上,因为机器人的应用属性除了替代人以外,很大的一个功能就是要改变你的生产方式,是要提高你的生产效率,降低你的生产成本。同时,还有一个就是要提高你的品质,品质的一致性,这也是制造业所必需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page#
大家都知道,汽车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是一个奢侈品,普通的家庭是买不起的,就是由于福特公司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使得汽车从奢侈品变成了一个民用品,家家户户能够买得起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幅度下降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它的品质。其实这两天我一直在听各位专家的报告,大家提了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还是新的工业革命也好,其实在智能装备这一块,在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已经实现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所谓的这些智能化或者智能自动化的这些功能。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家为工厂的概念已经从原来的对智能装备的需要转化成智慧工厂概念的设计,什么叫智慧工厂呢?就是已经不单纯对设备的智能化作为一种比要的需求了,因为设备的智能化,包括数控机床,包括机器人,这是已经突破的技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技术。那么,如何应用它?就提出了一个智慧工厂的概念,智慧工厂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把智能的装备跟IT技术结合起来,它把每一个智能装备作为一个控制点,或者作为一个工位,把它们的大量信息,无论是设备上的信息还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都通过这种网络汇总起来,然后通过一个软件平台大量的进行软件分析,为各个部门提供他们有价值的数据,比如说给负责装备的提供它的这种设备的运营情况。以往我们使用大量装备的时候,企业要花大量的钱做备件,不知道哪个备件什么时候能更换,由于智能装备技术的要求和智慧工厂的技术要求,大量的传感器的使用使得我们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运行情况就可以得到预先的一个判断。
通过大量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前知道哪些部件和哪些零配件是需要更换的,我们就可以提早的进行准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资金的压力,提早减少它的库存压力。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生产的信息给生产的部门,让他们知道哪一个环节是整个流程中效率最慢的,便于他能够在某一个环节进行改善,提高他的生产效率。同时,又给决策层提供大量的数据,以便于他对企业的规划、市场的决策都提供大量的数据。
作为企业的管理也好,还是这种市场营销也好,未来市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需要我们廉价的产品,其实这个在昨天很多专家已经提到了,这是最初级的一个竞争模式,未来竞争模式就是企业如何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你如何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不但需要市场的数据,同时我们要有一个快速生产过程,还要有一个快速的决策过程,这些都是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作为依托的,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由于时间原因,我也不扩展讲了,未来工厂的智慧化,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化的工厂是由一个个智能化的装备组成的,同时,再结合这种IT的技术、软件的技术,使大家能够有效的使用这些智能装备,为我们的生产、为我们的销售、为我们做市场的决策提供更好的帮助。
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倾听我的演讲,谢谢大家,谢谢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