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这样的镜头,流水线上,机器人飞快地将散乱的纸盒、产品等拾起,再精确地排放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目前,我国的一些工厂中也在运用这种机器人。不过,因为技术原因,我国企业采用的这种机器人一直都是“外籍人士”。近日,山东建筑大学的于复生教授和他带领的学生团队,研制出了“三联杆拾取机器人”,经过反复试验,已经能够达到与国外机器人同样的作业水平,而其实际投产后,价格将会比进口机器人低一半。
机器人分拣帮企业减少包装成本
走进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记者被一个有着三个铁臂的机器吸引了。这个铁臂下方的传送带上,散落着不少零散的小木块,操作人员开启旁边的按钮,铁家伙立即开始工作,只见它灵巧地伸出爪臂,准确无误地抓起小木块,迅速将其放在另一侧的传送带上排放整齐。不论木块在传送带的什么位置,这只铁臂都能敏锐地发现并将其抓起来。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于复生告诉记者,这是他和他的团队应用并联机器人理论研制的“三联杆拾取机器人”,它主要依靠三个高精度电机工作,通过建立坐标系,让机器也拥有视觉。“在这种视觉的控制下,机器手能实现不同零件的尺度与形态的快速识别。”
价格只有进口机器人的一半
“这种机器人速度快、有效载荷大、占地面积小,能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包装、电子和汽车零部件组装等行业。”于复生向记者介绍,他们研制出的这台机器人能抓起1公斤左右的物品,特别适合于食品企业进行最后的包装工序时使用。
根据于复生团队进行的调研,目前山东地区多数工厂在包装环节还是手工分拣,造成了人力成本的浪费。多数企业都表示愿意使用机器人设备,那样既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一旦遇到市场风险需要降低产量时,只需要关停机器,不至于进行裁员。但是,机器人不菲的价格,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国外进口的与我们这台抓力相同、功能一样的机器人,每台售价在18万左右。而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预计投产后售价仅有他们的一半。”于复生说。
研发成员多是在校生
你可能想不到,这台在国内拥有领先技术的机器人,其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却多是在校生,从大一到研二都有。大二学生魏树桂是团队的主力成员,负责这个机器人的视觉软件设计。负责控制系统设计的王海磊,也仅仅是名大四学生。“我们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做项目研发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王海磊说。
在这个实验室的一角,记者还看到了上百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证书,于复生介绍,这些都是院系学生发明、设计、申请的。于复生告诉记者,目前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高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这些专利,在学生的求职、考研过程中都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