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重庆一家汽车制造厂,其汽车整车生产线上有数台机器人正在进行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程序。
2007年,这家工厂投入近千万元从国外购入十余台机器人,由此开启了重构生产线的征途。然而,2007年至2014年,尽管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在成本收益及使用体验等综合考量下,包括这家工厂负责人王冷(化名)在内的多名人士均表示,对国产机器人仍然难以完全信任。
用工成本上涨倒逼“机器换人”
在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总经济师、重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李光看来,适合用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的领域包括:人力成本高、对精确度要求高的领域,人去不了或者由人工操作有损健康的工作。
最显著的行业便是汽车,这是一个已经成熟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的行业,而王冷所在的企业就是一个“机器换人”的典型案例。时至今日,在被问及当初工厂引进机器人的原因时,他只用了“不得已”三个字作答。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王冷说,2007年国内汽车行业正处于爆发增长期,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品牌战略非常重要,而人工操作难免会受到情绪化的影响,难以保证每一台机器在标准上完全一样。
此外,汽车制造中部分工序、工作环境较差,工人不得不面临大量的噪音、气体等污染。
“整个行业都是这种情况,虽然我们已经对特殊工种的员工进行了高于标准以上的特殊保护,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可能完全杜绝。”王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说,“比如涂装工艺,它本身就含有一定化学物质,会有气味散发,即便工人穿了防护服,也难免会吸入这些化学气体;再比如焊接工人,面对强光线的刺激单靠眼罩是无法避免的。”在王冷看来,这些棘手问题在引入机器人后都有了一定改善。
重庆市机器人专家组牵头人何国田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正面临调整,由于机械行业的工作比较辛苦,大多数90后往往不愿意干。
王冷对此也深有体会。“尤其是上下料,这一块的技工成本太高了,即便是在重庆也很难招到人,而冲压也是高危险的工种,每年工伤事故很多,工作太紧张又枯燥,需要不停地重复。”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