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2010年9月26日曾有过一篇《武大成功研制“无人驾驶车”》的报道称,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必军介绍,这辆车被称为“基于国产车辆平台的城市自主驾驶智能车”,武大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研制出无人驾驶车技术的高校之一。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李必军教授,他表示,相信五六年或者最多十年之后,我国也能实现汽车在真实环境中的安全无人驾驶。
李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的无人驾驶汽车科研主要定位在人工智能为主的环境感知,比如模仿人类的视觉、听觉等。“虽然我们起步比较晚,上世纪80年代才刚开始,到2009年才有大范围的研究,目前除了武汉大学,已有十多家单位都在进行这类研究。我们目前的技术与国外的相差并不大,因为大家所用的摄像头、机算机等器材都属同一来源。我们还在进行实验,比如如何识别警车等特种车辆,如何通过语音识别进行自动操作等。”
他表示,武大研发的无人驾驶车技术已可上高速路上行驶,只是在城市环境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中国的交通规则、标识等情况都比较复杂,还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还需要大量实验解决气压等环境问题。此外,与这种车辆上路行驶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是一个较大难关。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问题很难界定,人与车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技术非常成熟才能监管,所以首先我们还是得解决了技术问题,再考虑法律问题。”
此外,国内的实验车辆仍以“改装”车辆为主,缺乏与汽车制造商更多的合作。改装车要进行年审,每年都得拆掉重来,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李教授道:“如果有更多合作,我们才可能从制造阶段更进一步解决防障、避震等问题。”
李教授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的确大有好处。比如保证交通安全,有障碍会提示,会自动刹车;缓解塞车,能大大提高车流量等。他也提到“车路协同”概念,在解决车的问题时,也需要解决路的问题,比如现在路面的车辆指示标识将来有必要也改装成人工智能的交通警示牌。
至于十年后我们是否无需再考汽车驾照的问题,李教授笑说:“那还只是一种理想。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先实现‘半自动化’,而非全自动化。开车仍将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