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应重视自动化
发布时间:2010-12-2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2010年12月4日-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ECC)2010年会暨第二届全国自动化企业发展战略论坛在北京举办。其中,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杜品圣博士的报告尤其让与会观众感受颇深。
杜博士在报告中生动阐述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观众的一致认同。
他列举了众多实例来证明自动化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全球的各自动化企业却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充分说明了自动化是2010年经济形势的全面复兴的驱动,同时,自动化技术是开拓新领域,新市场的开路先锋,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需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其实回顾历史,我们也一样能够看出自动化技术形成后,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世纪以前,自动化技术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时期,只有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装置得到应用,对社会的发展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自从19世纪中期,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后,自动化技术基本形成,从此之后,自动化技术不断地得到应用。特别到了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出现和控制论的横空出世,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世界GDP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1820-1870年为1.0%,(1820年,世界GDP是6950亿美元,1870年世界GDP是11430亿美元,为1820年的1.7倍),1870~1913年为2.1%,1913~1950年为1.9%,1950-1973年高达4.9%,1973~1992年为3.1%(1992年世界GDP为279950亿美元,为1820年GDP的40倍)……。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1950年之后出现了高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和控制论的出现,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这些不争的事实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德国就制定了一个2020自动化技术的长期规划,已经将自动化技术的未来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大”规划。
谈于此,我们所有的中国自动化人或许会感到些许的辛酸。作为全球公认的经济引擎,作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中国并没有给自动化技术予以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刚刚出炉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似乎也没有给自动化技术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应有的位置。
“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将以节能减排为核心,重点解决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环境质量,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约束性指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拔头筹,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
据了解,“十二五”机械工业节能减排目标已初步确定,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09年的0.42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吨标煤,年均下降4.9%。热处理单位产品能耗减少150千瓦时/吨;万元产值能耗减少200千瓦时/万元。内燃机争取降低油耗10%,排放达到与国际水平同步。燃煤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提高到85%以上;工业炉窑运行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中小电动机的设计能效指标达到95%。风机的设计能效指标达到92%-95%。
由此可见,未来五年间中国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任务依然很艰巨。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视野,努力开拓各种新的资源空间;另一方面还要把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作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如何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技术和生产体系,用较少的资源消耗实现GDP翻番的战略目标,而这些,都需要自动化技术的强力支撑!
没有自动化技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是无法顺利实施的。
借用杜博士的一句话:“自动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是时候正视自动化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了。而这样的正视不仅是停留在我们这些自动化人身上,更应该使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重视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