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延续40年的铁矿石长协谈判体系距离被颠覆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多方了解的信息显示,三大矿在今年将极有可能采取以“现货销售为主、辅之以部分长协”的混合定价策略。传统定价体系的崩溃,将使得失去成本优势的部分大中型钢企受到严重冲击,最终成为被兼并重组的对象。而少数能够“有幸”获得长协合同的企业,将凭借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新一轮整合大潮中占领先机。
灵活定价将令钢厂分化
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最新发布公报,宣布该公司已确定在铁矿石的价格制定和销售方式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淡水河谷称,灵活定价机制的具体操作将视不同地区和客户的情况而定,该政策“反映了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
虽然淡水河谷尚未就其产品价格向资本市场发出通知,但根据从各方获得的消息,今年矿山将很可能采取以“现货为主,长协为辅”的混合定价策略。
分析人士认为,谁是下一个可能获得长协矿的钢企,将决定了今年谁能具备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但记者获悉,由于国内的很多大钢厂在去年上半年出现了违约现象,转而购买更低价的现货矿。因此,接下来能够签订长协合同的企业在数量上将相当有限。
二线钢企受最大冲击
那么,长协机制的崩溃让哪些钢企受冲击最大?
“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向记者指出,小钢厂由于本来就不具备购买长协矿的资质,一直在现货市场采购原料,因此矿价的放开对他们而言影响最小。而具有尖端技术的超大型钢企,由于具备规模效应和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向下游转嫁成本能力也相对较强。“正是那些产品没有竞争力、三项费用又高、仅仅依靠长协矿获得部分成本优势的‘二线钢企’,会在此轮铁矿石定价机制更迭风潮中受到严重冲击。”徐向春说。
华菱钢铁一位高层人士昨日认为,传统长协体制的破裂,从长期看来并非完全有害无益,而很可能成为间接推动力,加速国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