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东汽车工业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这个深秋“风光不与四时同”:从国家至山东省的产业调整振兴举措使得该省经济形势开始向好。
9月份,一汽青岛汽车厂重型、中型汽车产量在8月重回万辆产量之后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2318辆,同比增长218.2%。该企业自去年7月产量比上月萎缩过半至4345辆后一路走低今年1月份的1714辆。
记者了解到,2009年2月,山东省便着手制定汽车产业振兴规划,4月下旬公布实施。包括一汽青岛、 中国重汽、通用东岳轿车、 中通客车等在内的近30家重点汽车集团被“点名振兴”。其中上海通用东岳汽车20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因获支持及时达产后,9月份单月产量猛增至17660辆,同比增长74.4%。
一汽青岛有关人士告诉本报,4月始产量逐步回升,8月份突破1万辆,预计10月产量仍可望保持在万辆以上。
山东省经信委企业处检测结果显示,中国重汽、一汽青岛、南车四方机车、通用东岳、中通客车等重点汽车生产集团9月份当月产量同比增长79%。1-9月,山东共生产各类汽车70.7万辆,同比增长17.7%。
而据山东省经济运行局统计,1-9月份,山东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3928亿元,同比增长12.91%,高于年初预增12%的保增长目标。而今年一季度山东工业同比增幅仅为6.52%。
据了解,山东在国家推出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率先在全国推出10大支柱产业振兴规划,及40个特色产业和13个新兴产业调整和发展指导意见(10+40+13)计划,并派出总投资逾1.3万亿的产业振兴项目倒排工期,确保2011年规划期内完成。
当地经济学者、山东省省情研究中心主任秦庆武认为,经过半年运行效果看,产业调整振兴已然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初步显效:前三季度,山东GDP同比增长10.5%,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2587亿产业振兴项目投入
据本报从前日举行的山东省产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获悉,截至目前,在中央新增200亿技改专项资金中已切块安排山东9.9亿元,支持总投资额达226.3亿元的74个技改项目,其中6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山东省已上报即将获批的国家支持技改项目还有107个,总投资72.5亿元,中央技改资金将支持近2.24亿。
山东省政府设拆的400亿扩内需调控资金中,有30亿元专项用于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惠及208个项目带动投资381.3亿元,其中198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计划投资比为40%。
而按照“10+40+13”计划,山东省经信委共筛选7263个规划项目,总投资20704亿。据本报了解,截至8月底,已有469项建成投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仅483亿。政府部门预测说,这些项目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148亿。
此外,在建项目2617项,计划总投资6644亿,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5亿;另有计划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的421个项目正在办理环评、土地等前期手续。
记者从央行济南分行获悉,截至9月末,金融系统对山东船舶、化工、纺织等10大转型行业信用支持总量为9294.6亿,其中,贷款余额3944.6亿,比年初增加761.6亿,增长24%;各类表外融资5350亿,同比增加1580亿。
粗略估算,中央和山东两级政府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计划总投入逾1.89万亿,截至目前的执行情况是,约有2587亿元形成实际投入,占前三季度山东工业技改投入的比重超过52%。
“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显效在扩内需、保增长方面,在优化提升山东工业结构和增长质量方面的作用将更为深远。”山东省经济信息委员会副主任王万良如是说。
吁请工业振兴立法
在秦庆武看来,带有“救急”性质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应从国家层面适时将产业政策推动提升为立法保护推动工业振兴,而这远非一个三年振兴规划即可达成目标的权宜之计。
秦庆武举例,在支持和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限制和禁止乃至淘汰落后的技术与产品等方面,需要有相应的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相关财政、税收与政府采购等,都需要通过立法保障执行。
记者调查获知,国家推动的产业振兴规划在地方和企业层面落地实施中,也开始出现项目土地供应、银行信贷利率执行等掣肘。
据调查,产业调整振兴在建项目资金缺口达550多亿,其中,贷款缺口逾七成。
此外,山东省政府调控资金使用中利息重复缴税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金融机构通过山东省政府确定的三大国有融资平台,向用款企业发放调控调控资金,用款企业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付息。
由于融资平台不能开具利息发票只能开收据,所支付利息便不能做税前扣除,要向地税部门交纳25%的企业所得税。按此测算,调控资金的实际利率便不是5年期下浮10%,而是上浮12.5%。由于企业所付利息中已包含应缴利息税,再交纳企业所得税便是额外负担。
秦庆武认为,上述问题虽然山东完全可以靠政府权能协调解决,不过,放大至长远来看,借立法规范而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部门协调难题,应为当务之急。
对此,产业界人士有着更为紧迫的需求。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告诉记者,二战后的日本能够用30多年的时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可自借鉴的经验就是,日本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的法制化来进行产业政策的推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中出台的“罗斯福新政”中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金融危机给了中国如何通过国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来从整体上确保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民族工业的生存发展的机会,应立即启动《工业振兴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行政法规。”周厚健告诉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