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泥出口俄罗斯及欧盟上海论坛”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水泥贸易商集聚一堂,共同商讨中国水泥出口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现状和问题。通过俄方贸易商的发言获悉:随着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不管是俄政府还是俄商界对加大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水泥进口充满着期待。然而在实际贸易过程中,困难重重。
俄罗斯出现水泥荒
目前俄罗斯国内水泥市场存在着高度的垄断现象,价格不断上涨。据俄媒体报道,截至2007年11月底,俄罗斯的水泥价格已经比年初上涨了70%,部分地区甚至上涨了140%。俄罗斯水泥产量不足和需求猛增的矛盾越来越显著。
媒体资料显示,俄罗斯2006年全国水泥总产量为5470万吨,2000年至2006年,产量增长为7%~9%,消费量年增长率为8%~9%。从数据上看,消费量的增速略高于产量增长。但这只是几年的平均值,专业人士预测今后5年水泥消费平均年增长可能为10%或更多。2006年开始,俄罗斯的水泥生产供不应求的现象开始明显,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建筑业的爆炸性增长。在“水泥出口俄罗斯及欧盟上海论坛”上,有贸易商介绍说,俄罗斯在过去的20年中几乎没有建造新的楼房,现存的住房大多建造于斯大林时期。但是自2005年以来,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罗斯经济开始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对于住房和建筑的需求也猛然间增大。而疲软多年的水泥和
建材行业,面对这样的“爆发”,显然准备不足。
根据俄媒体报道,2007年全俄水泥产量预计将达到6300万吨左右,增长幅度不算小,但这已经达到产能的极限——全俄罗斯目前仅有水泥生产厂47家,其设计生产能力为6920万吨(俄官方估计为712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为6230万吨。据专家评估,到2010年,俄罗斯水泥需求量将达8500—9000万吨。即使建造新的水泥厂,也大约需要2年以上的建设周期才能完全投入使用,也就是说2010年之前这段时间,俄境内将出现水泥荒,这个巨大的缺口很大部分将依赖于进口。
近几年来,俄罗斯从周边国家的水泥进口量已经在逐年增加。
11月末,俄罗斯联邦反垄断委员会建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水泥市场价格的措施。其中包括:为水泥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取消水泥进口关税和实行出口关税政策;完善水泥期货交易,视情调控实物交易;解决生产原料和配套基础设施方面现存的问题;吸引世界大型水泥制造商在俄罗斯进行指导性投资;发展水泥小型批发和零售业务等。近日,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还透露,俄罗斯政府可能近期就将取消水泥的进口关税,进一步放开了国内的水泥市场,从而起到改善供不应求、价格猛涨的现状。
出口三大障碍:运输、付款、质量 在出口水泥到俄罗斯的国家中,有能力大量供应的只有土耳其和中国。但是中国水泥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尽管很多俄罗斯水泥贸易商迫切希望与中方合作,但是水泥贸易中存在的运输、质量以及付款方式差异等原因使很多贸易商止步。
运输一直是困扰中国水泥出口俄罗斯的重要问题。海运是中俄间重要的货运方式。东方港是西伯利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我国很多港口都有直达俄罗斯东方港的航线。目前,东方港至西伯利亚的铁路上有22%的运量来自中国的沿海地区。但是,不管是铁路运输还是海运,运输成本都比较高,尤其目前国际能源价格的疯狂上涨,散杂货轮的极度紧缺,导致水泥运价大幅上扬,有些地方水泥运输的成本,甚至超过了水泥生产的成本。据了解,俄罗斯东部港口——东方港2年前的运价是USD25/吨,06年的运价是USD30/吨,2007年下半年运价已经涨到了USD40/吨。此外,俄罗斯欧洲地区的港口完全没有散装水泥专用卸货码头,部分码头都不能容纳大船,货物到达东方港后还是需要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往俄罗斯各大城市,因此受铁路运力的限制也还是很大,这些都影响了中俄水泥贸易的发展。
如果走陆路运输——铁路运输,目前有三条途径,一条是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口,横穿蒙古到达俄罗斯。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蒙古与中国的特路部门还有很多诸如运费、过境等问题没能很好解决,因此存在很大的变数。因此,中俄水泥贸易运输一般不走这条线路。
第二条线路是从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满洲里口岸水泥出口主要面向俄罗斯和蒙古国,其中俄罗斯为第一出口目的国,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过第三国直接到达俄罗斯的口岸。满洲里地处东北地区,当地水泥价格便宜,换装能力比较强。2007年以来,满洲里站出口运量增长迅猛,水泥等建筑材料在俄罗斯热销。未来几年内,俄罗斯东部大开发将带来大量的建材需求,这对中国东北水泥工业是一大利好,但目前在
交通运输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满洲里靠近的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对方口岸后贝加尔辐射的城市不是很多,如果要运到俄罗斯西部地区,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非常高。
第三条运输线路口岸是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发,进入哈萨克斯坦,再到俄罗斯。阿拉山口地处新疆,辐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与俄罗斯境内多个城市的距离都比较近,运费比较便宜。截止2007年10月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累计出口水泥28.46万吨,贸易额160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1倍、4.87倍,出口量居出口商品总量第一位。但是正是因为这是一条捷径,因此中国各地出口中亚国家的货物都涌向这里,造成货流量庞大,时常造成交通拥堵。
付款方式是中国出口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俄水泥贸易中的最大障碍。相对于国际上流行的L/C付款方式,国内的企业多采用T/T、保兑方式,很多俄罗斯银行和企业比较难以接受。对此,新华锦集团山东青岛金苏国际贸易公司代表庄力军建议,可以采用第三方——通过境外或中国香港的银行代理开证的办法处理。另外还可以采用定金制,并尽量把交付款周期放在中国境内进行,以避免俄罗斯高达14%—18%的高额利率带来的贷款利息损失,尽量减轻双方的资金压力和贸易风险。
质量问题显然是俄方水泥贸易商最关心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中国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大增,水泥质量也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俄罗斯用户对中国水泥产品质量问题仍存在一定的误解,在上海论坛上,俄方贸易商甚至提出这方面的质疑。据了解,俄罗斯水泥市场上的中国水泥产品质量一直得不到普遍的认可,甚至有很多中国水泥运抵俄罗斯境内后,竟挂以中国台湾、甚至是土耳其的品牌才能获得比较好的销量。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显然,中国水泥的出口俄国之路仍然困难重重。
装备出口 空间巨大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俄罗斯目前85%水泥产量都是通过湿法窑生产。少数几家干法窑水泥厂除个别采用预分解的PC窑外,其他都是早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立筒式预热器或悬浮式旋风预热器SP窑。这些干法厂的熟料单位热耗平均为4.18×850千焦/千克,水泥电耗是152千瓦小时/吨。可以说,俄罗斯的水泥工业基本上仍停留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能耗极大。这也是俄罗斯水泥产能增长跟不上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新设备、建造新工厂已经是迫在眉睫。
而在另一方面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新型干法水泥装备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开始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中国在亚洲、非洲、中东等海外市场上拿到的近100条PC窑水泥生产线的成套装备供应项目中,80%以上的机械装备都是国内制造。按重量计,中国制造的水泥机械已接近全世界水泥装备市场份额的60%。中国的水泥装备以其高质量、高水平以及低廉的价格等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比如阿联酋联合水泥公司(简称UCC)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总承包建成投产的最大规模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是第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该生产线在考核期间的熟料产量、热耗、电耗、强度及粉尘排放等考核指标全面达到并超过设计值,得到了国外专家的好评,而价格也只有欧洲一流工程公司的70%左右,施工进度比欧洲工程公司缩短20%的时间。中国水泥装备业已在国际市场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早在几年前,中国水泥装备出口俄罗斯逐渐增多,目前已经有多个水泥装备企业在俄罗斯承接了项目总包工程。可以说,装备出口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要注意的是,俄罗斯水泥厂一般是用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而国内是以煤作为燃料,在生产线的设计和装备配置上都不能照搬国内通行的做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做调整。
直接投资也是另外一个途径。中国水泥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必须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蒙西集团等水泥企业也已经到俄罗斯进行考察。然而,直接投资必须对当地的投资环境进行细致的调研。目前俄罗斯国内经济合作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经济结构畸形,投资环境差,税种繁多税率过高等。另外,俄罗斯政策多变,政策兑现难,也是不容外国客商忽视的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