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跨越三十年
作为民族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三峡工程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特大型机组。机组采购前,全世界投运的70万千瓦大型水轮机组只有21台。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没有一台装机,也无设计和制造能力。差距的鸿沟好像难以逾越,其高难度的设计和制造及存在的问题让世界著名的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厂商也颇感棘手。
因此,有关部门决策:三峡左岸电站机组实行国际采购,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实现三峡工程装备国产化,提高我国水电装备制造整体水平,并通过招标使我国最具优势的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哈电)和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东电)作为技术受让方。
据了解,1996年6月,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外宣布左岸电站一次采购14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招标文件规定:投标者对供货设备的经济和技术负全部责任,必须与中国有资格的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转让技术,并培训中方人员;必须由中国制造企业为主制造2台机组。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电设备采购项目一经公布,立刻吸引了全球眼光,全球著名水电设备制造厂商和跨国公司组成6个投标体竞争投标。经过一番激烈竞争,阿尔斯通和ABB组成的供货集团中标8台,哈电参与合作制造;加拿大GE和德国伏依特、西门子(VGS)联合体中标6台,东电参与合作制造。国内两家企业分包额大于合同总价30%。
三峡工程这块诱人的“大蛋糕”,使中标的外商完全响应了技术转让的条件,同时承诺机组设计软件源程序一并转让。按照协议,哈电共接受阿尔斯通的设计软件42个,涉及三峡机组设计制造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商业软件和开发软件,近百人次派往国外学习。东电接受了开发软件、计算机硬件和商业软件,264人次接受了相关技术培训。
依托三峡工程提供的良好机会,从当初只能设计制造50万千瓦水电机组,到一跃而能全部国产化制造70万千瓦特大型水电机组,我国用了数年时间,跨越了与国外三十年的差距。
三峡总公司负责人说,过去,巨型机组从国外购买,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产品售后服务往往不能让人满意,三峡右岸首台全国产机组的运行,意味着我国已经掌握大型水力机组研发、制造技术,这不仅对国外产品价格以及售后服务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右岸电站其余4台机组价格降低了10%,还对我国巨型水电机组制造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