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造成我国紧固件竞争力相对低下
发布时间:2006-05-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行业资讯
人浏览
“总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经济体制和机制不活,管理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我国紧固件企业的三大致命伤。”纵观紧固件产业发展趋势,国内增速比较快,尤其是“十五”期间,紧固件产品总量比“九五”翻了一番多。仅以2005年为例,我国生产紧固件39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其中,出口150万吨,创汇17.8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直接面临的是品种结构问题。虽然我国紧固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生产的大多是中低档产品,每年还要花12亿多美元进口高档产品。当今,我国紧固件企业普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出口中只能采取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的竞争模式,尽管价格竞争力较强,但容易导致贸易增量不增价,甚至跌价的状况,同时还带来了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使我国越来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对象。
跨国公司紧固件企业在我国主要以加工为主,它们通过对技术和品牌的控制取得了产品的主导权,获得高额利润,而我国的本土企业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却承担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
我国紧固件经济竞争力不强有三点原因。
一是总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紧固件原创性技术成果少,缺乏二次开发能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以掌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二是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尽管我国紧固件产量达 390万吨,而销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不足100家。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家庭作坊式或夫妻店。三是经济体制和机制不活,管理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虽然紧固件企业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目前企业普通缺乏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大多企业都为建立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忽视技术、人与组织之间的综合集成,导致劳动生产率仅为国外的15%左右。“十一五”期间,我国紧固件产业如何有效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紧固件要主动接受世界产业链的分工,有选择地接受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把我国建成世界性的紧固件特色产业基地,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中国紧固件出口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