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阶段除了钢铁、电解铝和汽车等七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外,还存在四个产能潜在过剩的行业,其中之一就是水泥行业。2006年作为“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将是最具期待和悬念的一年。有关专家指出,在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水泥行业摆脱困境、驶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有效途径是并购重组,2006年,水泥行业将迎来“并购重组”年。
利润空间可望拓展
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将以8%~8.5%的速度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将有小幅回落;经济继续高位运行但走势平稳,对水泥仍将有较高的需求,但增幅减缓,预计现有的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刘作毅表示,2006年水泥仍处在周期的收缩期,增长率有可能出现稍低于GDP增长的情况,总体在10%以下。能源价格会继续维持在高位,因此水泥生产的成本会继续受到挤压,水泥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仍然不宽松。
刘作毅认为,由于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已经突破成本底线以及行业结构优化、龙头企业市场定价的能力逐步增强,今年水泥行业“血拼”价格战的紧张局势有望缓和,水泥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可能小幅回升,利润空间可望拓展。
低集中度带来连锁反应
专家指出,中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远低于国际水平,低集中度的水泥市场结构无法带来良好的市场绩效并缺乏抗风险的能力。据了解,全世界除中国以外不到1500家水泥厂,而中国目前注册的水泥厂有5000多家,其中12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产量约6亿吨,只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65%,前10大水泥企业的集中度只有13.3%;而目前世界前6大水泥企业已控制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水泥市场42%份额,排名前十位的国际水泥企业水泥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则超过50%。其中,拉法基、墨西哥水泥集团年产能均已超过1.5亿吨。
由于我国水泥企业处于普遍规模较小的分散经营阶段,中小企业市场控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一旦行业风云突变,必然引发企业效益每况愈下的“连锁反应”,这在2005年已初步得到了验证。数据显示,去年1~10月,我国336户年生产能力在6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亏损80户,亏损面24.84%,同比增加15.2%;881户年生产能力在20万~60万吨的中型企业中停产或产量下降的300户,亏损面31.71%,同比增加12.68%;4087户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停产或产量下降的2061户,亏损面46.67%,同比增加10.07%。
四大因素制约集中度提高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刘作毅认为,我国水泥工业集中度提高面临4大瓶颈的制约。
首先是经济发展阶段,水泥行业集中度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在体制、管理、竞争环境和政策约束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水泥工业还处于加速发展的成长期。而发达国家的水泥行业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充分的市场竞争、完善的金融支持和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使其行业集中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第二是横向并购障碍多。2004年,拉法基对云南两家最大的水泥厂(昆明和开远)意欲实行大裁员导致其并购计划搁浅,含在口中的“奶酪”最终成了香港瑞安集团的“美味”。国内水泥企业试图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时往往面临许多障碍,其中企业冗员就是第一道门槛。此外,我国水泥行业市场不规范,交易费用过高,政府干预过多和企业包袱过重等多种因素也成为水泥行业横向整合的重要障碍。
第三是技术水平低,税赋不平衡。现阶段,新型干法技术完全替代立窑技术尚需时日。我国水泥行业机械程度的大幅提高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而新型干法技术为水泥企业大型化、规模化提供了基础。我国目前仍以立窑为主的状况就从技术层面决定了我国水泥行业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走向集中。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5000多家水泥企业中,立窑企业就有4000多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有600多条,比重仅占40%;另一方面,目前部分地区立窑企业税赋一般在4%左右,而大企业税赋达到10%。专家指出,落后的立窑小企业享受着优越于大企业的税收政策,税赋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落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