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内燃机行业就像一辆怠速行驶的汽车,虽然速度慢但油耗却不低。在成本大幅上升和市场规模停滞不前的双重挤压下,忙乎了一年的内燃机企业,入不敷出的竟超过了三成,全行业利润下降了20%。2005年已经过去了,在新的一年里,内燃机行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呢?业内人士认为,“缓慢的回暖”可以期待。
霜冻之年
在内燃机行业人士的眼中,2005年的色调有些灰暗,在这一年,全行业的行军速度远远低于2004年。比起2004年内燃机总产量和总产值高达百分之二十多的增幅,2005年称得上是紧急刹车。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国内燃机产品产量3.17亿千瓦,同比下降5.48%;工业总产值743.85亿元,同比增长1.01%;产品销售收入755.74亿元,同比仅增长2.54%。
更不妙的则是利润大幅度下降。在2005年初,恐怕谁也预料不到内燃机行业的利润会下滑得如此之快。根据国家统计部门最新提供的资料,截至2005年11月底,中国内燃机销售636.4亿元,同比增长5.79%,实现利润38.58亿元,同比下降竟高达21.01%,这与2004年35.24%的增幅形成了巨大的落差。统计还显示,2005年前11个月,全行业有51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企业同比增长21.43%;企业亏损面达31.88%,同比增长5.63%。
对于内燃机行业效益大滑坡,局外人虽然感到有些突然,但专家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情理之内。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倪宏杰理事长分析,内燃机行业利润的大幅度滑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内燃机行业与其他行业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很敏感。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从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就在内燃机行业里显现出来。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的3月到6月是内燃机产销最旺的黄金时期,但随着2005年宏观调控措施的显现,汽车和工程机械市场在那段时期出现萎缩,这也间接导致了内燃机产销的大幅度缩水,使整个行业都迈入了不景气的阴影之中。而且,内燃机行业利润较高的产品主要与汽车和工程机械配套,在强势业务缩减的情况下,行业要实现利润增长自然会很难。
其次,生产成本的上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内燃机产品对于燃油的需求很高。普通的汽油机出厂测试就要运行20多分钟,而柴油机则更是长达1个小时。所以,2005年燃油价格的疯长不仅让普通百姓感到难以承受,也使内燃机企业的成本飞速增加。而在另一方面,有色金属几年来的持续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运输费用的增加也在不断地为内燃机企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对于国内的整机厂来说,2005年是个“战乱”之年,这是因为不论是汽车还是工程机械,在这一年里都大动肝火,拔刃相向,将一场场价格战打得是血肉横飞。而作为这些主机企业的配套商,诸多内燃机企业也遭受了这种池鱼之殃。主机企业的降价有很大一部分都转移到内燃机企业。成本上扬与价格下降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使内燃机行业出现了两边受挤的“三明治效应”。
(源自:中国工业报) 最后,行业成本上升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些大型企业近几年为适应国家对排放和节能的要求,开发一批新产品。
内燃机企业近几年都相应加大了技改投资力度,固定资产增加,而同时产量又没有大幅度增加,规模成本的上涨使单台发动机的成本也相应提高。
总的来说,2005年对于内燃机行业来说是一个霜冻之年,在这一年里,行业中的各家企业都感受到市场上透入骨髓的严寒。这样一个遭遇困境的行业,可能惟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其在进出口方面的表现还算是差强人意,据统计数据,截至去年11月底,内燃机累计进口32.6亿美元,同比下降6.17%,累计出口16.3亿美元,同比增长38.47%,贸易逆差16.3亿美元,同比下降29.01%。
期待回暖
虽然2005年市场上骤降的气温让内燃机行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倪宏杰仍对行业今年的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按照他的观点,今年内燃机行业的利润虽然不可能出现大幅度上升的局面,但发展基调仍将趋向平缓的增长。这首先是因为国家今年仍将会继续执行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仍然会保持稳健,我国的国民经济仍处于平稳高速发展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国内的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仍然会继续进行,并将陆续批准一些新的建设项目,特别是能源、铁路项目。航运、交通运输以及奥运等项目的建设会加快步伐。国家仍会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等。而世界经济在今年的复苏也会为出口带来一定的发展空间。基于以上这些有利因素,今年内燃机行业的总产值和产量将会平缓上升,利润下滑的态势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是,倪宏杰也指出,今年内燃机行业也将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首先明年能源、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依然不可能得到根本缓解,而且其价格仍可能在高价区运行,另外国内外市场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如果其发挥作用,很可能对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倪宏杰认为,在外界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内燃机企业最应该做的首先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其次,要具备大市场观念,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来发展内燃机工业。再次,要强调科技兴业。通过加速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加快提升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最后,要集中力量开发市场急需的、量大面广的、满足国家排放和节能要求的相关高新技术产品。只有通过以上几种手段,企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为自己赢得一个稳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