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快速飙升的今天,混合动力车作为“准绿色汽车”,已经成为国内外厂商纷纷竞逐的一种时尚,跻身这场鏖战的巨头们显然有些失去了理性。然而,由于价格的高昂、技术的不完善以及缺乏政府的“援手”,中国的混合动力车的产业化之路还很长。
目前中国汽车油耗已占整个汽油消费量的75.5%,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1.3亿辆,届时年石油需求将达4.5亿吨,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研发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将填补中国节能汽车技术领域的空白,还能及早调整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当前,本田、丰田、奥迪、通用等外资汽车巨头已发力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国内已经介入混合动力车研究的厂商主要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和比亚迪等。
现在,几乎每一个开车的人都切实地体会到了油价一路飙升对其生活的巨大影响,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油价涨了近一倍。前两天打车,“的哥”还向《中国经济月刊》倒苦水说,油钱每个月得比以前多花一千多元。
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对于汽车工业而言无疑是更为艰巨的挑战。能源危机催生了全球汽车工业的动力革命,各种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的崭新时代将正式到来。混合动力在国际市场格外受宠,混合动力风正全面吹热中国。
据专家介绍,混合动力车属于电动汽车,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混合使用热能和电能两套系统开动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油、电发动机的互补工作模式。在起步或低速行驶时,车子仅依靠电力驱动,此时汽油发动机关闭,车辆的燃油消耗量是零。这些特点使得混合动力车在遇到堵车时的燃油消耗量、尾气排放量等要远远低于仅靠汽、柴油内燃机驱动的车,排放下降约80%,可节省燃料50%。在北京、上海等车辆拥堵的大城市,混合动力车的节油和环保性能的确值得爱车者期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办公室主任王丽芳说,“与其它电动汽车动力类型相比,混合动力是比较节能的,有前途的一种动力引擎。”
确实如业内人士所言,中国油价持续攀升的现状以及道路拥堵的情况都很难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再加之实行燃油税已经迫在眉睫,市场对混合动力车、氢动力燃料电池车等节能环保车型的需求是相当迫切的。混合动力车将是中国车市的商机凸现,但其发展前景仍有诸多障碍。
混合动力时下突然成为一大时髦,源头来自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热销美国市场;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奥迪、通用纷纷宣布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车;入秋,此风劲吹国内,一汽和丰田合作生产普锐斯即将问世。国内厂商亦开始竞逐“混合动力”,一场从传统单一汽油发动机向汽油、电动混合动力的大跃进在中国汽车业轰轰烈烈地兴起,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目前,国内汽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中近期应主要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则主要发展氢动力汽车。国内已经介入混合动力车研究的厂商主要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和比亚迪等。
在混合动力车的研制和生产方面,丰田在中国市场出手最快,在2005年5月长春车展上发布了与一汽合资生产混合动力普锐斯国产的消息后,丰田就抓住各种机会宣传普锐斯,国产普锐斯的面纱即将揭开。2005年11月初,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签订协议,双方联手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将于2008年在国内投入运行,联手开发的混合动力客车则将于2010年投入使用。此前不久,大众集团也与上汽股份在混合动力技术合作方面进行了类似的“亲密握手”,双方的协议表示将在上海大众生产的途安基础上联合开发一款混合动力轿车,并计划于2008年进行小批量生产。上海大众还将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生产500辆混合动力轿车,用于奥运会各项主题活动,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实现规模化生产。
而另外一些国内汽车企业也不甘示弱各有其发展战略。一汽自主研发的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已通过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专家组的项目验收。东风集团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已于2005年7月完成最终产品定型样车试验并通过验收。长安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羚羊混合电动车已产出样车,其装备混合动力技术的长安CV9于年底下线。奇瑞集团成立了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于近期对混合动力车进行验收,同时将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混合动力项目合作。
吉利集团旗下的上海华普汽车已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预计3年内完成混合动力轿车商业化生产。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也表示,中国规模最大、投放车辆最多的混合动力示范运营线路即将在深圳市龙岗区开通。
时下,中国正向节约型社会转型,虽然混合动力汽车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环保等双重优点。但对国内企业这种一哄而上的“跟进”,业内专家还是提出理性发展的警告。
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技术很复杂,是个系统工程,在相关产品开发和配套上国内还不成熟。要想实现产业化,这是一只大拦路虎。目前,国内有些企业为了尽快推出混合动力车产品,关键技术开发与零部件还是依赖国外企业。但这必将造成今后中国有自主的混合动力车产品,但依然没有产品的核心技术,有产权没知识,空心化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最难的是要有人买。混合动力车技术含量较高,价格高昂,导致购买人群规模较小,实现大批量生产有难度。目前中国混合动力车的制造成本要比同类型的传统汽车高出30%,而这仅靠采购控制、加强管理、设计优化等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业内人士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混合动力车若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2005年10月,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的发布只是表明推出混合动力车没有政策障碍,除此之外,政府的其他扶持政策仍是不可或缺的。一些专家建议,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混合动力车出台一些优惠措施,例如减免养路费、车辆购置税,或直接现金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