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记者接到不少市民来电来访,认为新近建成的上海“中心区高架路交通诱导系统”功能尚欠完善,希望能将这件“实事”办好。
这种被机动车驾驶员俗称为“信息板”的标志,有大型、中型、小型、A型4种类型,目前本市总共有高架可变信息标志54块,地面可变信息标志74块。本月10日基本建成的“中心区高架路交通诱导系统”,由559个高架和地面的视频监测摄像机构成“电子眼”、可以十几路同时接入的紧急求助电话和无线集群呼叫电台构成“电子耳”,将采集来的交通实时信息通过“高速中枢神经”——交通通信系统,传输到“大脑”——监控中心。随后,由监控中心、外场设备以及通信系统三部分联动,将交通实时信息通过设在道路上的可变信息标志,用“红、橙、绿”三种颜色和文字形式在“高架路线图”上表现出来。
由中山北路内环东向南左转弯进入南北高架时,一位出租车司机指着前方的“信息板”说:“这种信息板每天提供的交通信息都是一样的,只能对外地司机和不熟悉路况的人起点作用。”在他的启发下,记者仔细察看了“信息板”,只见南北高架“红、橙”两色比较集中,延安高架绿色较多。“我们是否改走地面道路?”不料这位司机认为根本行不通,“现在正是高峰时段,高架、地面都是拥堵,下去只有增加麻烦”。
在延安路、茂名路上匝道,记者乘拥堵等待时间采访了几位司机。他们普遍反映“信息板”的安装方式有些“滞后”,要上了高架才能知道是否“拥堵”,如果在上匝道口有“提示”就好了。
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拥堵现象,还需找“根源”、拓“瓶颈”。一位交通管理专家告诉记者,“信息板”对排堵保畅的作用虽然有限,但是市政部门如果能从每天反映出来的、同样的“红、橙”两色中找出规律,依此想办法把拥堵的原因排除,这样就能使“信息板”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他还举例说,延安高架东向西的中山西路内环处,汽车原先通过此处要花10至15分钟,经过有关部门寻“根源”,将16.5米的四车道重新划分,改成了各3.3米的五车道,增加了交通流量。现在,汽车通过该路段只要2分钟,道路顺畅得多了。
有些驾驶员对高架道路入口匝道的开放关闭信息也议论较多:只有关闭的“×”红色信号,却没有提示关闭的时间,如果有“几分”、“几秒”的提示,驾驶员就能明了:是否值得等候,免得像“没头苍蝇”一样,将匝道口堵得严严实实,甚至影响地面车道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