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研究员房殿军表示,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在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标准化、信息系统以总体规划等方面亟待优化,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据有关分析,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近两成,以二○○四年GDP逾十三万亿元计,若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降至一般发达国家一成的水平,每年可为国家增加一万三千亿元的利润。
房殿军日前在穗作《如何设计及改善企业物流系统》的专题演讲时说,现时中国企业物流系统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显著,内企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设计及改善自身的物流体系。
首先,构建国家行业供应链网络系统。房殿军说,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流与商品流经常不对称,导致出现供应链中顾客需求降低,次级供应商却加速生产(反之亦然)的甩鞭子效应;加上内地不少企业的供应商数量比国外的偏多两倍以上,管理成本偏高,如相对于国外福特、大众等汽车公司约一千个供应商,国内一汽集团却高达三千六百个。他认为,供应链优化更多体现在物流信息化,建议内地不同行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应研发或引进行业供应链网络分析与优化的工具软件,构建国家行业供应链网络系统。
第二,加快企业物流单元化与标准化进程。房殿军称,内地至今仍未出台一个统一的物流标准,这已直接影响到企业与社会物流的运作效率,如托盘方面就出现欧洲、美国、日韩以及澳洲等多国标准并存的困境。此外,企业物流单元化程度低,导致分拣理货、包装等流程时间长,不利于物流系统的高效化。
第三,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有待集成。房殿军说,内地物流信息软件行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物流信息系统,一直备受多余库存等问题困扰。他认为,不但企业要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政府方面也要投资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进一步发挥物流信息、业务、人才等集聚效应。
第四,合理定位物流技术选型。房殿军认为,目前内地企业往往重硬件设施,缺乏系统工程历年来,导致了局部全自动物流装备成了「华丽孤岛」,整体水平未得到提高。针对内企库房多层、垂直运输等特点,他建议内企可引进跨层运输货机、信息化分拣理货车、光指示理货系统(Pick-To-Light)、RFID等技术,如RFID每秒可自动读一千多个电子卷标。
第五,顺向规划企业物流系统。房殿军指出,目前内地不少企业在规划系统时,往往先把厂房建好,再买进设备,最后才看业务流程是否畅顺,这是一个不科学的规划。他认为应坚持顺向规划原则:先设计业务流程,再配技术设备,最后设计建筑;同时应慎重审核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重视中立设计与规划机构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