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总结中国物流业近年来的进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任、新闻发言人贺登才认为,跨国企业的进入非但没有挤垮中国物流业,反而对其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物流需求。据有关统计,目前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 25万家,中国实际吸收外资超过 55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 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 450家在中国投资,其中 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由于跨国企业着眼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对全球客户反应灵敏,力求做到全球供应链总成本的最低。因此,他们无论在物流总量,还是在服务模式、效率和效益方面都对中国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推动中国物流市场规模扩大、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其次,跨国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了中国物流业升级。目前,跨国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使与采购相关的物流业快速起步。如全球 500强之首的沃尔玛, 2002年 2月把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迁到深圳,福特汽车每年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价值超过 10亿美元。二是在中国寻求物流合作伙伴。如美国联邦快递与天津大田的合作,佐川急便与保利集团的合作等。三是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据交通部提供的数据, 2003年,外商投资中国道路运输业共 57个项目,其中 53个获批。合同金额 7.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 3.787亿美元,分别比 2002年增长 1.38倍和 2.18倍。
再次,跨国物流企业的介入,加剧了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最近这几年,世界前 10强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对中国物流业带来多重影响。短期看,跨国物流企业服务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境内的跨国企业,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冲击还不算太大,但已经显现。长远看,如果中国物流企业不能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范围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面临的市场压力和挑战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日前也指出,加入 WTO 3年来,外资的进入,没有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制约或形成垄断,而是一种推动,是一种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