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2004年棋局刚刚收官--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签署了韩国双龙股权的买卖合同,完成了对中汽总公司的资产重组,组建了上海
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新年伊始,又传来上汽忙于布局的消息,现在上汽“三管齐下”的基本思路已经清晰可见,一手抓经济运行,一手抓长远发展,不断完善战略布局,凸现了“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经营的汽车大集团”这条主线。
经济运行--目标93万辆
据了解,上汽今年的销售目标定为整车93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70万辆,商用车23万辆)。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上汽集团提出“练内功、拓市场、上新品、抓服务、降成本”等一系列举措。
据了解,今年上海通用将推出不少于四款的全新产品和君威、凯越、GL8、赛欧的改进产品;上海大众将推出POLO、途安、帕萨特、桑塔纳3000的改进产品;上汽通用五菱将推出Spark的豪华型。上汽通过新车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的市场策略没有太大变化,大力加强营销网络梳理,完善销售的全过程服务将是上汽服务“软环境”营造的重点。
长远发展--试水国际经营
在新一轮发展中,上汽按照“规模提升、国际经营、科技强身”三大战略举措,重点发展“整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和服务贸易”四大板块,深化体制机制和投资融资改革,加快实施战略发展规划,继续保持在全国汽车行业的领先优势,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跨国经营的汽车大集团的步伐。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去年一系列的收购重组,上汽的整体战略雏形已经显现。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上汽发展重心也在向自主品牌开发方向转移。2005年上汽全面启动自主品牌建设,从目前来看,上汽把双龙、罗孚项目作为自主开发的重要抓手。上汽的优势在于,在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基础上,从市场、制造、开发、采购、品牌等方面加紧研究自主品牌产品的推进策略,与国外合作伙伴的战略发展也进一步推进,加快提高合资企业本土化开发能力。
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只依靠乘用车发展,商用车搞不好的话,上汽就像跛了一只脚。因此,构建商用车生产体系摆到了上汽的重要日程。通过兼并重组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方式,上汽实现了商用车的规模化生产,从以乘用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并举。
几大生产基地共同发展
上汽2005年的主要目标,是在年内初步形成上汽集团的多品牌商用车生产基地。重组重庆重汽后,上汽集团完成了从乘用车、商务车到重型汽车产业链的布局。
配套零部件工业一直是上汽的优势,也是其发展自主品牌的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上汽预计将持续按照“中性化、零级化、全球化”要求,加强与外方的战略合作,牢牢抓住成本和技术两大优势,构建低成本的制造基地,靠成本抢占市场。依托上海研发和管理优势,上汽对于现有资源的利用将趋向成熟,在扩大合作基础上,坚持“中性化”和“全球化”道路,利用现有战略合作平台,提高企业外向度,靠合作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