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后两个月,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达531亿美元,比前10个月平均水平增长16%左右。之所以能在岁尾拉出这一根显眼的“小阳线”,与电子通关带来的增速“红利”有关。从去年11月初起,上海海关完成H2000系统转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无纸通关,消除了时差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夜半报单随到随应订单夕至货物朝发
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上海近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惠普、索尼、三星、东芝、日立等世界著名电子产品厂商提供保税仓储和进出口通关的大型物流企业,每天经办的上百单货物都要尽快搭乘国际航班到世界各地。前几年,由于时差原因,来自欧美的订单往往晚上才到,第二天再向海关报关,等到货物搭上航班往往要花掉二三个工作日。而在近两个月无纸通关“升级”提速后,哪怕是欧美客户半夜发来的订单指令,也能随时随地向海关电子报关,出口货物在第二天一早就能搭上国际航班。
海关切换新系统后,最多一天让近铁物流业务翻番,尝到了电子通关提速带来的“圣诞大餐”。去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也是西方国家企业大量下发订单的高峰时间,近铁物流员工通过电脑系统不断向海关上传报关信息,而外高桥海关对这些夜半报单随到随应,最后一个回执信息持续到第二天凌晨1时。由于电子报关日夜兼程,圣诞前夜近铁物流报关212票,所有出口货物均赶到次日凌晨3时前送抵机场。要是采用传统模式通关,哪怕海关工作人员连夜配合加班,最多只能完成100票货物通关。近两个月来,通关提速使近铁物流业务增长22%多,每月出口货物金额高达5700万美元,半个工作日内实现“订单夕至货物朝发”的可能性从34.9%增至100%。
3天流程缩至6小时物流企业提速跟进
经过近两年来多次通关提速,外高桥保税区空运进口货物提货时间已从原来的3天减为2天,直至缩至6小时,通关效率可与中等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大型物流企业则配合无纸通关进程全力“跟进”:报关人员、仓库操作人员实行每天二班制的工作模式,海外下达订单立即安排通关作业和货物运输,遇到月末出货高峰则守候到凌晨2时向海关申报,使最快的通关效率可达4小时,成为企业一大竞争优势。去年最后两个月的通关提速,使外高桥保税区海关每天多收报单二三百票,工作量增加35%,但尝到的甜头更多——全年税收逾180亿元,高于国内其他14个保税区总量。
电子通关大提速带来的“红利”还不止这些。外高桥保税区通关效率提升后,所在物流企业服务能获得最挑剔的外商认可,更吸引众多有实力的国内外物流巨头来此集聚。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开始运转,这意味着落户上海的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将有更高效的第三方物流。外高桥保税区也成功向国际物流中心转型,仓储转口进出口货物占总量六成多,为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采购中心打下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