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住宅智能化的概念有很多的定义、描述,对我们来讲,住宅智能化毕竟是一种新的事物、新的技术,而且它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智能住宅的新技术、新产品在不断的出现与丰富,并被新的工程逐渐采用,智能住宅的技术仍处于创造、实践、改进的阶段。
目前已建及在建的住宅项目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智能住宅的部分系统,智能住宅的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体验到了智能住宅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便利。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多个大型住宅小区工程的设计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实际工程的实践与体验,对住宅智能化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智能住宅水平的评价
对智能住宅水平的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硬件水平的评价、软件水平的评价、综合评价。硬件水平主要反映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内容、可以实现的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及设备的先进性等,硬件环境是实现住宅智能化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而软件环境是智能化系统可靠、有效运行的条件和保障。
所谓综合评价,就是看硬件及软件是否有效配合,是否有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与应用,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
判断一个建筑或一个小区的智能化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它的硬件设置,上了多少个子系统,还要看它的软件水平及管理水平、应用水平,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如果一个小区建立了信息平台但没有信息,建立了安防系统的网络而没有相应的软件支撑,没有专业的人员管理,这些系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对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变成了对新技术的一种卖弄与炫耀或者变成了一种摆设,为了争得某某星级标准而盲目的设置一些不熟悉、不实用的系统,这种做法与智能化所追求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对智能住宅水平的评价要改变重硬件轻软件、重设置轻应用的做法。对系统的评价也应由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智能化住宅不是智能化系统的拼凑及堆砌,每个智能化住宅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长处。
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原则
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涉及的面较智能化公共建筑要大的多。因此,智能化住宅技术的推广切忌采用计划经济方式或搞运动的方式,否则将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和巨大浪费。
用户是住宅智能化的起点及终点,用户的需求决定了住宅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尽管有时用户对于智能化技术的接受是被动的,但他一旦感受到智能化技术给他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方便,便会离不开它,成为新技术的支持者,用户是智能化住宅的真正的主体。
供应商是智能化技术推广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掌握着智能化住宅的最新技术及产品,他们最致力推销智能化技术,但他们往往并不能直接面对用户。
发展商是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发展商的态度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无论供应商还是发展商都必须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必须遵循市场原则。对于一个住宅项目,需要设置哪些智能化系统,发展商首先考虑是价格因素,项目定位的人群,房子的售价,一元钱的投入能够带来几元钱的会报,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
智能化系统的设置要考虑项目的特点及用户的实际需求。例如,如果设置外窗红外保护装置,在使用中需要布防及撤防操作,对于别墅、Townhouse等不是经常有人居住的项目非常适合,而对于经济适用、老年公寓等项目就不一定适合,操作不慎将引起误保,反而多了许多麻烦。因此对于智能化系统不能盲目设置。
住宅智能化的展望
对住宅智能化的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随着住宅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多的被采用,住宅智能化必然向着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目前,电话、电视系统的设置要求已经写入“住宅设计规范”,保安对讲系统的设置也已经写入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同样,其它系统的设置必然也会被逐步写入规范。
2.对于住宅智能化整体概念的关注,转为对各个子系统的关注,转为对各个子系统的优化与集成的关注。
3.对硬件设置的重视,将转变为对软件及管理与应用的重视,智能化小区将向数字化小区方向发展。
4.智能家居概念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智能家居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智能家用电器(如: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数字化电视等)的出现与普及,将会产生智能家电如何与小区智能化系统融合及是否需要融合的问题。笔者认为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确定智能家居的弱电平台,是利用电视、家用电脑、智能冰箱还是另设智能控制器。智能家居的发展将随着新技术、新产品及市场的需求的发展而发展。
智能建筑市场容量巨大
传统的智能建筑主要是写字楼和酒店,新兴的智能建筑包括:机关、企业单位办公用建筑的智能化;数字化图书馆;医院智能化、数字化;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博物馆、会展中心;数字化体育场馆;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
随着数字化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的形成,对目前建筑群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办公、居住、商用、厂房等多种建筑物群形成的数字化街区、数字化园区、数字化建筑群不断涌现,使智能建筑由单体的智能建筑走向建筑群的智能化、数字化,如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数字化工程、哈尔滨软件园数字化工程、烟台开发区建筑群智能化工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工程等。
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字化工程为例:首先要建设统一的应用平台,支撑园区各项信息应用的发展并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网络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立园区IDC及NOC、空间信息系统、园区公共智能化系统、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电子商务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数字化社区的数字化系统、建筑物信息化系统、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园区数字化物流系统。
因此,形成以信息服务、信息应用为核心的建筑群数字化系统,不仅在规模上、系统配置上、功能上、技术难度上远远超过传统的智能大厦,而且对智能大厦也是一次挑战。
加入WTO、申奥成功、世博会申请成功、振兴东三省和西北大开发使我国智能建筑的市场容量迅速发展,以北京为例:
①北京市市政工程建设大规模启动,包括名种智能化大楼以及大量数字化社区的建设;
②北京市CBD朝阳商务中央区的建设进入高潮;
③金融一条街,金融中心的建设;
④中关村科技园区大规模建设,例如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数字化工程;
⑤奥运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建设,今年国家将斥资362亿用于60项重大工程建设,设立32个体育场所,52个训练场地,其中新建19个,利用原有场馆升级改造13个。
全国各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受数字城市及WTO影响已全面进入智能化建筑建设的新高潮,全国的智能建筑市场容量将有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