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具有快捷、高效的优势,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美国波音公司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目前中国航空运输总量年增长率超过9.3%,远远高于同期全球4.7%的平均增长。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航空物流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对此,赛迪顾问企业信息化研究所所长赵刚认为,“从目前来看,国内航空物流运输急待提高和改善的部分就是航空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投资逐年上涨
航空物流信息化因其能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为客户提供高效、准时、灵活、周到的服务,正逐渐成为民航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根据民航总局信息化“十五”规划,货运系统和货运收入结算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到2005年,航空货运系统的年处理货物能力将达到155万吨,货运单950万张;货运收入结算系统具有年处理1100万张货运结算单的能力。据民航有关部门透露,从2002年至2003年10月,民航信息化总投资约60亿元,其中在航空物流信息化方面的投资约占信息化总投资的13%左右。
建立统一信息平台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赵刚认为,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是航空物流企业实现广阔的网络覆盖和密集的航班频率、充足的舱位配备、平稳传递和快速准确的吞吐量、货运分拣中心的高速处理、客户的快速响应、大货主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供应链信息透明化、客户优先级划分及舱位可预订和分配等竞争优势的关键。
赵刚表示,统一平台的建立,将实现航空公司货运系统资源的整合,实现国内货运系统和国际货运系统的整合,为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实时化、智能化和先进化
据了解,目前在航空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是以下四大类:一是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技术,包括网络、EDI(电子数据交换)、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条码、智能卡等;二是管理软件,包括CCS(货运社区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三是运输、装卸、搬运技术;四是仓储技术,包括自动化立体库、货架、托盘、分拣、条形码、识别系统等。
赵刚认为,航空信息技术正在朝着实时化、智能化和先进化方向发展。
信息个性服务
物流信息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为向客户提供门到门、户对户服务提供了保障和支持,目前,国际上的主要货运系统信息服务商包括SITA、Sabre、UNISYS、汉莎系统、atraxis等等都能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针对客户的需要,随时修改自己的信息服务技术,甚至于对一些大客户,他们可以设计出专门的个性化信息技术为之服务。
我国航空物流界现在还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要实现信息创新服务和个性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