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文库>解决方案>基于以太网的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控方案

基于以太网的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控方案

发布时间:2009-12-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解决方案 人浏览
分享到:
关键字:

工业以太网 温湿度传感器 监控库房

导读:

一、概述 档案库房里面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要通过控制手段,将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环境的温湿度对保管好档案,延长档案寿命有很大关系。因为温湿度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很...

一、概述

       档案库房里面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要通过控制手段,将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环境的温湿度对保管好档案,延长档案寿命有很大关系。因为温湿度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很大,高温高湿会使纸张水解、老化速度加快,会使危害档案制成材料的霉菌、细菌繁殖,会使光化作用增强,会使有害气体、灰尘吸附能力增大。
以下是国内各类档案库房温湿度适宜范围
库房种类            温度范围             相对湿度范围
纸质档案库房            14~24℃±2℃        45~60%±5%
金属唱片档案库房        18~20℃             <50%
塑料唱片档案库房        <20℃               50%
录音磁带档案库房        15~22℃             40~60%
黑白胶片及其照片库房    10~20℃             55~65%
彩色胶片及其照片库房    13~17℃             55~65%
机读档案库房            15℃±5℃            60%±5%
缩微品档案库房          15~25℃             25~40%


二、系统简介

       与传统控制网络相比,工业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为所有的编程语言所支持、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与Internet连接、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的无缝连接等诸多优点。由于这些优点,特别是与IT的无缝集成以及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传输带宽,以太网得到了工业界的认可。 
       集成的以太网口使得用户摆脱串口通信和控制的限制,而且允许用户进行本地连接或互联网连接,网络模块支持TCP/IP、UDP等多种协议,也可作为WebServer允许用户通过网页方式访问环境参数。
       TH5819是以太网接口的温湿度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有自己独立的IP,通过网络传输温湿度数值,实际对现场温湿度的监控。
       TH-5819实现了将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传感器技术的完美组合,以领先的技术推动传统技术市场的发展。

1、 简介

       TH-5819是以太网接口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温度、湿度、露点,温湿度数据通过大屏幕液晶实时显示,RJ45接口使得现场布线变得简捷,开放的通讯协议,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模式。
       TH-5819具备足够升级空间,可以不断的满足客户及市场的最新需求。同时,我们的工程师提供最全面的技术支持,保证产品的顺利应用。

2、 技术指标  
                                       
1. 温度测量范围:  -20℃ — +70℃
2. 温度测量精度:   ±1℃
3. 湿度测量范围:   1% — 99% ( 非凝结 )
4. 湿度测量精度:   ±3%RH ( 典型值 )
5. 网络接口:   RJ45 ,10M/100M
6. 支持协议:   ARP,UDP,TCP,Telnet, ICMP, SNMP, DHCP, HTTP等,接受定制。
7. 采集速率:    时实
8. UDP 端口:  10050(缺省)
9. TCP端口:   10050(缺省)
10. 供电电源:  DC12V
11. 最大工作电流:小于300mA
12. 外形尺寸:  180 X 125 X 65 (mm)


三、系统优势

       本方案硬件结构非常简单,通过一个以太网接口的温湿度传感器就可以完全实现现场环境温湿度的采集和传输。现场布线简单,维护方便。温湿度数据通过以太网进行传输,我们可以在局域网或广域网内的任何地方监控库房的温湿度情况,随时掌握库房里的环境变化,以保证贮存资料的安全。































本文地址:本文地址: http://www.ca800.com/apply/d_1nrutga2l1dlp_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药品仓库环境监控方案

下一篇:钢铁行业大电流配电控制系统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