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导 读:
新松机器人展台内的多可协作机器人智能焊接工作站。记者海沙尔摄你以为协作机器人有能力瓶颈?它却已在闷声解锁新场景。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昨天开幕,记者从多家机器人参展商处获悉,目前国内富士康等“果链”大厂,以及比亚迪、小米等造车势力,都对协作机器人有很大的需求——这些头部企业标杆工厂内同一生产线上已...,机器人,焊接,智能,工业,工业机器人,工博会
新松机器人展台内的多可协作机器人智能焊接工作站。记者海沙尔摄
你以为协作机器人有能力瓶颈?它却已在闷声解锁新场景。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昨天开幕,记者从多家机器人参展商处获悉,目前国内富士康等“果链”大厂,以及比亚迪、小米等造车势力,都对协作机器人有很大的需求——这些头部企业标杆工厂内同一生产线上已部署多个品牌的国产协作机器人进行“实习”,测试机器人能否胜任曲面屏传输转运、光伏板搬运、弧焊等过去“非人不可”的场景,日后将择优录取。
去年的工博会上,国内大量协作机器人还在艰难跨越臂力负载的“山丘”,今年已然攀上nextlevel(下一层级)。节卡今年4月刚刚发布了负载达20公斤的JAKAZu20,而此次工博会上全球首发的JAKAMAX,负载已跃至40公斤级。这意味着,协作机器人不再“怕重”,已迈过负载一旦变大稳定性与精度就变差的门槛。
协同性同样是一大进步。今年工博会上,两台节卡移动机器人在《青花瓷》乐曲声中舞扇,动作互为呼应。内行人却看出门道——这样的协调之美,完全适用于工业领域双机“搬砖”——一块光伏板,由两台移动机器人联动配合,你进我退、协同横移或旋转,安全迅速完成任务,考验的是机器人算法及软硬件协同能力。
与欧美日的ABB、发那科等巨头所主打的工业机器人相比,我国协作机器人可谓另辟蹊径。前者好比燃油车,后者则是新能源车。协作机器人属于新物种,从丹麦优傲公司研制出全球首台协作机器人UR开始,迄今不过16年。这一新物种最大特点是不关“笼子”,不用像大功率、高成本的工业机器人那般设置围栏,而是倡导“我挑水来你浇园”的人机协同,部署成本低、安全易上手。
追赶欧美日的“燃油车”尚需时日,但我国的协作机器人有望弯道超车。2018年起,国内的中科新松、艾利特、节卡、非夕等协作机器人开始逐步应用于精密器件组装、轻量零部件上下料、检测、拧紧等,显示出其远胜于工业机器人的灵活性与柔性。
如艾利特机器人在本届工博会上带来了CP系列模块化协作码垛工作站,最高可满足2.6米垛高需求,码垛速度每分钟达9箱,可替代约4名工人的工作量,平均6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随着我国本土协作机器人在技术和供应链协同上不断精进,诸如实验室送检转运、曲面屏传输转运、天眼“刷锅”(我国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反射面的激光靶标维护)等高难度场景,本土协作机器人也开始一一突破。
如中科新松一款擅长弧焊的多可协作机器人,因加入3D视觉及传感器,可实现免演示教学焊接,现已在多个造船厂上阵。它克服了人类焊工专业工艺能力局限,可避免焊工“老眼昏花”或带情绪工作等弊端,其重复定位的精度误差甚至低到0.02毫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超越人类。
据业内统计,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表现亮眼,同比增速21.5%。当年,国内某汽车及新能源头部企业一次性下单艾利特3000台六轴协作机器人,成为目前协作机器人市场全球最大单一订单。今年,国内大厂需求愈发迫切。目前国内富士康、立讯、蓝思等头部企业各标杆工厂已累计导入移动作业机器人逾两百台,经验证测试后,预计明、后年将有大批量部署。
本土协作机器人争相入厂,自然会引发价格战。此前已有消息称,某协作机器人不惜以物料价进入比亚迪工厂。不过,节卡、中科新松、埃斯顿等参展商告诉记者,客户起初可能对价格较为敏感,但在工业领域,出货的可靠度、良品率至上。节卡移动机器人产品总监檀鸣浩说:“协作机器人最终比拼的,是以精度、稳定性为基底的综合性价比。”(记者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