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 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 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发布时间:2023-08-01 来源:中自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5%,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1%,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在扩张区间...,分析,制造业,服务,中国制造,制造业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5%,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1%,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在扩张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持续扩张,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从市场预期看,企业信心总体稳定。

  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回升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升幅在0.1至7.4个百分点之间;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0.2个百分点之间。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回升,表明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积聚,回升迹象有所萌现。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都有不同程度上升,表明企业信心有所改善,生产经营活动有恢复迹象。

  张立群指出,同时应注意需求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尽管订单类指数小幅回升,但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过60%。受此制约,企业生产仍处徘徊状态,生产指数小幅回落。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提高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快增强扩大内需政策的综合效果,尽快消除需求收缩的制约。

  物流信息中心文韬指出,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国内市场需求回升向好,企业生产持稳运行,市场价格趋升,民营经济趋稳,企业预期普遍上升,经济恢复向好积极因素增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接下来各类宏观政策会朝着提升经济复苏动能方向全面发力。其中,银行信贷会提速,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水平,各地各部门促消费力度将明显加大,特别是房地产支持政策会大幅加码。这将对制造业供需两端形成比较明显的提振作用。预计8月制造业PMI指数有望升至50%以上的扩张区间,并将在9月延续。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对贝壳财经表示,展望8月,随着供需两端的继续恢复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制造业PMI有望由降转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

  数据显示,在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投入品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升幅分别为1.8和1.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存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有所下降,降幅在0.1-1.4个百分点之间。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但仍在51.5%,非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流通环节趋于活跃,企业采购意愿增强。新动能持续向好,发展韧性较强。下半年,随着扩内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建筑及服务业相关行业活动将继续向好发展,我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有望有所增强。

  物流信息中心武威表示,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业活动有所回调,是导致非制造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抛开建筑业的短期影响,服务消费相关行业积极因素有所显现,较好支撑了非制造业平稳增长。总体来看,虽然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业活动淡季回调,但消费相关服务行业变化反映出我国消费需求释放力度较好。

  下半年,随着中央政治局有关扩内需和提信心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我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有望继续增强。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基建投资继续加快的带动下,建筑业需求释放力度有望增强。随着扩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地,终端消费需求将持续提振,将会拉动服务消费相关行业的有效供给,促进服务业持续向好回升。资本市场的活跃也将带动相关资本市场服务业活动趋升,提振市场信心和居民消费信心。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4rcn7mq2du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五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下一篇:创新的物联网传感器应用为未来铺平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