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经济体GDP总量的排名,意大利是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以制造业和中小企业闻名,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5%以上,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其与我国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
数据显示,目前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双边贸易额为739.5亿美元,同比增长34%。我国对意大利出口436.3亿美元,同比下降32.5%,进口303.2亿美元,同比增长36.3%。2022年1-4月,双边贸易额达2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我国对意大利出口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37.7%;自意大利进口88亿美元,同比下降12.2%。我国对意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旅游用品及箱包、山羊绒、玩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塑料制品、医药品等。我国从意大利主要进口商品有:纺织机械、动物皮革、电视显像管、金属加工机床、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医药品、烟草加工机械、型模及金属铸造用型箱、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零附件、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等。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上市公司(按市值降序排)
意大利机械工业实力雄厚
机床和
机器人是意大利在高技术领域中出口最为活跃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意大利的机器人产业是意大利机械制造业的精髓,在创新研发实力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一些方面的技术水平甚至不输德国和日本。
作为欧盟内第二大制造业强国,意大利实体经济发达,各类中等技术的消费品和投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中工业机械、设备和零部件行业占意大利全球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在轻工业中的比重较高。制造业占意大利GDP的23.6%(2020年数据),在经济温和复苏的现阶段,意大利继续保持全球第五大制造业贸易顺差,总额约632亿美元。
由于意大利卓越不凡的机械工业和技术,其创造出的产值数据也同样令人惊艳。2020年意大利在全球机床生产大国中名列前茅,以47亿欧元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五,欧盟第二,占全球机床产量的8%(Statista数据显示)。
2020年由于疫情等多种原因意大利机械行业的产值有所下滑,但根据UCIMU创建的订单指数,2021年上半年机床行业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88.2%,国内订单增长了238%,外国订单增长了57.5%,呈现迅速回暖的态势,表现优异。
2020年各国机床生产商市场份额(cr.Statista)
在机器人领域,意大利被认作为欧洲超级大国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轻工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巨大;但在当时的意大利,受到二战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内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较为缺乏。在此背景下,工作精度高、效率高的工业机器人在意大利市场上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而进入21世纪之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消费需求旺盛;意大利政府也推出了多项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意大利工业机器人产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本土品牌也具备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应用领域来看,随着工业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随之扩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金属和机械、化工、食品饮料、铸造、家用电器、玻璃、冶金和烟草等多个领域。其中,汽车制造和电子电气是意大利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最重要的两个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下游应用行业规模的壮大,意大利工业机器人产业仍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意大利作为欧洲地区最早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国家,国内生产产业链趋于完善,行业发展也相对成熟,本土品牌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竞争地位。
近年来,在下游应用需求的大力驱动下,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但在2019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行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市场销量有所下滑。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7.3万台,较2018年下降了12%,销售额也在2019年达到了138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了16.4%,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其中,意大利作为欧洲地区最早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国家,生产产业链趋于完善,虽然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销量有所减少,但市场规模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由于全球新冠大爆发,2020年欧洲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下降了8%,为67700台,这是继2018年达到75560台的峰值后的第二年下降,汽车行业的需求又下降了20%,而一般行业的需求则上升了14%。
图片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年度出货量
数据显示,德国工业机器人市占欧洲总安装量的33%,紧随其后的是意大利(13%)和法国(8%)。此外,IFR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各地工厂使用工业机器人的速度正在加快:每10000名制造业劳动人口平均使用126个机器人,同比与2015年的数据,66个/每万人劳动人口,提升了两倍。
在世界制造业最大的欧洲地区,意大利的机器人密度(224台)高于法国(194台)、西班牙(203台)、奥地利(205台)、荷兰(209台)等其他欧盟国家,仅次于丹麦(246台)、瑞典(289台)、德国(371台)。
此外,另据2020年的官方资料显示,意大利制造业和机器人行业普遍达到了高标准。该行业因其数字化程度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悉,数字化意味着更完善的自动化以及器械与工序之间更卓越的衔接。意大利安装的机器人数量超过任何其他欧洲国家:同比增长率达27.3%,高于西班牙(26.2%),德国(24.8%)和法国(18.4%)。
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成国内企业争夺点
近年来,意大利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的投资建厂,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从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HANBS机器人、COMAU(柯马)等本土企业均在此地建厂,这主要是因为意大利的北部地区为该国的传统工业区,经济(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发达,社会协作条件优越,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交通运输便利。总之,意大利北部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更快。
世界著名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装机量排名
2018年11月,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考虑旗下机器人公司柯马(Comau)未来的发展问题,包括以15-20亿欧元(17-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知情人士称,对这项业务的战略评估处于初期阶段,尚无最终决定。而另一位知情人士称,这家生产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可能吸引来自中国的竞标者。
后来传闻,包括上海电气在内的中资企业已与FCA接洽,有意收购该集团旗下柯马(Comau)。而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就柯马的潜在收购交易与FCA进行了接触,希望说服时任FCA首席执行官马尔基翁内(Sergio Marchionne)出售这家机器人专业公司。据了解,除上述企业外,一些私募基金也对柯马表露出浓厚的收购兴趣。
Comau(柯马)源于Consorzio Macchine Utensili,其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意大利都灵,为汽车、飞机制造等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尤其擅长生产焊接机器人。在八十年代后半期,柯马开发了第一台激光机器人,随即便在通用汽车公司内配备使用。2000年柯马工业服务部成立,在收购法国雷诺自动化以及Pico公司在美国、墨西哥、德国和英国公司的业务后,柯马的业务迅速拓展到中国、俄罗斯和罗马尼亚。据统计,柯马的生产系统每年生产超过2000万辆汽车,占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1/3。其"中空腕"机器人NJ4在点焊领域更是一度被认为具有无以伦比的技术优势。
作为新Stellantis集团的成员,柯马提供先进工业自动化产品和系统,其产品组合包括用于电动、混合动力和传统动力汽车制造的技术和系统、工业机器人、协作和可穿戴机器人、自主物流、专业加工中心以及能够传输、设计和分析机器和工艺数据的互联数字化服务和产品。
目前,柯马在全球范围内设有6个创新中心,5个数字化中心,9个生产工厂,遍布13个国家,拥有4,000名员工。柯马中国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运营上海和昆山的两家工厂。超过900名员工分布在上海、昆山、大连和深圳。
近几年,上海电气积极培育
新能源与智能制造领域业务增长点,风电业务目标长期保持“陆上前三、海上第一”地位;核电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三代核电全面制造能力;智能制造领域,其与日本发那科合作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逐渐成熟,此后收购飞机制造商BAW未来有望在大型工业机器人领域形成技术协同。公司业务覆盖传统与新兴多个行业,有望在积极应对传统行业下滑的同时,在新兴领域完成加速扩张。
除上海电气外,在近年来的发展之路上,埃夫特也频繁在海外发起收购,尤其是看重意大利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内的企业。
据埃夫特官网资料显示,其继成功收购智能喷涂机器人和智能喷涂解决方案提供商意大利CMA、智能抛光打磨及金属加工解决方案提供商意大利EVOLUT和投资运动
控制系统提供商意大利ROBOX之后,又成功收购汽车行业柔性焊装系统提供商意大利W.F.C集团。通过引进和吸收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埃夫特已经形成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机器人高端系统集成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据悉,埃夫特现有19家子公司,并在意大利设有智能喷涂机器人研发中心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
此前,据埃夫特招股书显示,欧(意)、日系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形成了其自身优势技术。埃夫特认为,海外并购是获得这些技术的有效途径。在2016至2018年埃夫特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占比分别为43.86%、48.50%和61.91%,这主要得益于其曾并购了多家海外企业。
据了解,意大利机器人生产企业超过50家,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一般占其销售额的5~10%。意大利用于车辆制造的机器人系统,如焊接机器人、车辆组装机器人、车身喷涂工艺机器人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通过兼并引进和吸收国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埃夫特已形成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机器人高端系统集成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尽管频繁的海外收购给其财务造成极大的负担)。
不过,据路透社6月8日报道,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动用“黄金权力”法案,否决了一项意大利公司向中资企业转让技术和股权的交易。被否决的交易具体指,中国机器人制造商“埃夫特”和意大利机器人电子原件设计制造商ROBOX签署协议中关于股份和技术(含软件)转让的内容。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企业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意私有化进程,以并购、入股、合资等方式同意企业开展了良好合作,主要项目包括:中联重科2.71亿欧元收购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CIFA集团(2008年)、山东重工(潍柴集团)3.74亿欧元收购意法拉帝(Ferretti)游艇公司75%股权(201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42亿美元收购意埃尼集团(Eni)东非公司28.57%股权(2013年)、国家电网斥资21.01亿欧元收购意存贷款银行全资能源网子公司CDP RETI35%股权(2014年)、上海电气4亿欧元收购全球第四大燃气轮机制造商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股权(2014年)、中国化工集团以71亿欧元收购意倍耐力公司26.2%股权(2015年)、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70%股权(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