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线
微平台 大视野
工控头条App
物联网 工业互联网 新型基础设施
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31日公布。方案提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30r2sk920p2.html
上一篇:国家电网布局“碳中和”,未来5年超3500亿美元升级电网
下一篇:2021上海两会 优化市域空间新格局 “五大新城”建设首次写入上海政府工作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公众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安防行业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华北工控基于工控力量助力守护安全大门,打造了物联网门禁系统嵌入式产品方案。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物流运输行业正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2024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工控网推选出行业内具有影响力和创新性的优秀企业、优质产品和应用案例。昆仑海岸【智慧热力远程监控系统】斩获应用创新奖,昆仑海岸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展现非凡实力。物联网,
AI等技术涌现之下,中国传统行业正焕发新的生机,其中具备代表性的便是水务行业。近年来,水务行业在创新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格局,立足多元化场景,攻破应用型创新,是该行业的产业升级之道。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务行业的每个细分领域都大不相同,其中的每一条“支流”都大有文章。历经长期的磨合与发展,水务行业正将
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华北工控蓄力开拓物联网领域,已然推出面向不同行业差异化应用需求的X86架构和ARM架构多样化嵌入式IOT计算机。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正当时,行业内企业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入生产、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以实现降本增效。针对于此,华北工控推出了PPC-3315QP工业平板电脑等工控产品,可以助力实现智能制造装备的联网化、智能化。
随着工业4.0的推进和智能制造的崛起,智能起重机正在迅速成为建筑和物流行业的关键设备。智能起重机不仅仅是传统起重机的升级版,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以自动控制系统、物联网(IoT)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高效、安全和智能化的工作方式,将现代科技与重工业完美结合,为多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安川技术,
矽敏科技在SENSOR CHINA 2024展会上首秀,推出超低噪声超低功耗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展示物联网续航新纪元解决方案,助力精密制造与海洋环境监测,成行业新锐领军品牌。测量,sensor,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一种发展新趋势。顺应发展大势,华北工控推出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的嵌入式产品方案,例如支持12/13/14代Intel Core处理器的准系统BIS-6960P-A10TW。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赋能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聚焦工业互联网发展热潮,华北工控持续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处理器,接口,
工控机作为各行业实现关键任务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角色,其技术创新与升级也是必然趋势。华北工控顺应发展大势,推出了适用于高效处理和泛在连接的桌面型工控机BIS-6690P-B10,凭借强大的数据运输、存储、图像处理能力、丰富的功能接口和工业级坚固耐用等技术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视频监控、智能电网
华北工控一直致力于为多行业领域客户提供X86架构和ARM架构多样化嵌入式主板、嵌入式准系统/整机和工业平板电脑产品及服务。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基于12/13/14代Intel Core处理的嵌入式主板ATX-6152完全适用。嵌入式AI主板,
亭江新材积极响应国家关于“5G+工业互联网”的政策号召,并在2023年2月底先行一步,正式启动MOM智能工厂项目。
导览机器人已在科技馆、会展中心、大型商场、银行/政务服务厅、景区等多场景应用落地,华北工控EMB-3112主板支持Intel ® Elkhart Lake平台处理器,提供良好的计算与图形性能、丰富的I/O功能接口和工业级高可靠性,适用于智能机器人控制、工业互联网等需要实时响应、多重扩展的场景应用。
《浙江省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省交通新基建总投资规模超1500亿元,交通新基建总体架构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智能装备向全要素、全周期数智化升级,成为全国交通新基建先行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科〔2021〕130号,下称《行动计划》),为推动政策加快落地,回应社会关切,现对《行动计划》有
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和新型基础设施。要积极打造交通新技术示范应用高地,到2025年,科技全面赋能交通发展,交通感知全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行业管理协同联动能级大幅提升,交通治理大数据赋能取得新的突破,交通服务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泛在、协同、智敏的新一代智慧交通设施体系基本成型。
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布的《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显示,到2022年重庆将累计投入3983亿元,滚动实施和储备375个新基建重大项目。届时,重庆将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支持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国将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投
日前《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立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行动方案》从建设任务、保障举措等方面提出35条举措,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7367
12200
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