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导 读:
“我没想到大一就能听到韩杰才院士的课!”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吴舟哲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兴趣广泛的他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 在上海长大的吴舟哲,从小就对科...,相机,自动化,图像,工业,节能减排,哈工大
“我没想到大一就能听到韩杰才院士的课!”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吴舟哲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兴趣广泛的他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
在上海长大的吴舟哲,从小就对科技充满兴趣,读高中时已经参加过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总想着“搞点事情出来”的他也因此报考了哈工大。
吴舟哲从小的梦想在仅仅一年多的大学生活中就已开始生根发芽。和他一起组队做项目的王浩宇,是学校无线电协会的成员,唐浩云则对视觉处理技术情有独钟,3个小伙伴把大一项目学习中的问题延伸到了大二,目前还在课余时间一起“搞事情”。而刚刚大二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业导师,遇到难题时,总是能在导师遆晓光副教授那里得到点拨和启发。
像吴舟哲这样,大一时开始进行项目学习,有专门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可以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生研讨课、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创业实践课、文化素质课,可以现场聆听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的学术报告或授课,这几年,在哈工大已经不算“新闻”。
近年来,哈工大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
曲华仁大一时在机电学院就读。尽管成绩不错,但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充满求知欲的他,在大一结束时选择了转专业,进入经管学院学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并辅修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的社会学专业。现已大三的他,笑称自己是“复合型本科生”。
20岁,可以干什么?能干成什么?
在哈工大,20岁的泰米尔为“龙江二号”卫星装上了微型CMOS相机,2019年2月,这个小相机在太空中拍下的照片登上《科学》杂志,被称为“最美地月合影”。
因为“最美地月合影”,泰米尔成为同学中的“明星”。而他所在的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更是一个星光熠熠的群体。2020年五四青年节,这支由90后、00后学生组成的团队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参与研制了“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珠海一号”和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等多颗卫星。“紫丁香二号”卫星开了我国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微纳卫星的先河。
翻看机电学院研一学生王中山的简历,本科四年到保送读研,从大一的项目学习到大二参加学校智能车创新俱乐部,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到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到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他的经历也是“4年不断线”实践教育教学的真实写照。
据悉,哈工大持续完善“4年不断线”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围绕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成长关键点,构建了从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学4年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尽早进实验室,成为课题组的初级成员,搭上科研的快车。
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背后,蕴藏着哈工大破解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个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密码”。
据悉,学校着力推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把高水平科研成果及时植入教学内容中,让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态势,逐渐完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平台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坚持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反复强调的这个主张,成为哈工大科研优势、工程优势、实践优势、学科优势等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转化的航向标。
“把教学和科研作为驱动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的‘两个轮子’,让这‘两个轮子’一起转起来。”周玉说。(记者叶雨婷 通讯员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