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2020·定义成都关键词②丨场景:从产业经济到情感归属,城市经济、生活新定义

2020·定义成都关键词②丨场景:从产业经济到情感归属,城市经济、生活新定义

发布时间:2020-12-26 来源:央广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五年乘风破浪,五年重塑格局  对成都来说,这一年、这五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场景”。  这五年,历经新常态,革新与转型是关键:经济学范式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这五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城市的奋斗目标。  大刀阔斧探索求解、突围转型,这五年,成都直面新时代大都市发...,系统,交通,质量,服务,现代化

  五年乘风破浪,五年重塑格局

  对成都来说,这一年、这五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场景”。

  这五年,历经新常态,革新与转型是关键:经济学范式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这五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城市的奋斗目标。

  大刀阔斧探索求解、突围转型,这五年,成都直面新时代大都市发展难题,紧紧围绕“城市的核心是人”,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回归生活导向,写下新发展理念的时代答卷。

  ▲成都市高新区,欧洲中心夜景

  在成都的探索中,各具特色的场景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和生活,场景成为一种“给企业提供城市新机会,为市民提供美好生活新体验”的重要方式——

  它是清单里的城市机会,从给优惠到供场景、给机会,打造一个“遍地都是机会、随时充满机遇”的机会之城;

  它让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了着力点,传统社区空间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价值等于一体的场景延伸;

  它也是公园城市里的场景机遇图,激活生态价值,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场景营城,赋予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新动能,也为这座管理着超2000万人口的公园城市找到着力点,重新定义经济和生活。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打破桎梏

  内陆城市的动能突围

  今年春天,疫情之下,成都新经济脱颖而出,主动发布了1000个新经济产品和场景。

  这是成都狠逼自己突围转型的选择。深处内陆,远离海运优势的成都,难以享受沿海沿边的红利,成都不得不长期依靠承接沿海地区产能转移寻求发展,但规模越来越大势必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容量受限的双重压力。

  要实现后发赶超,成都就必须寻找到新赛道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促进新经济快速成长,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同年11月9日,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举行,新经济发展号角愈发嘹亮。

  发展新经济,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率先在全国提出的城市场景理论。通过发布机会清单,举行“双千发布会”,成都意在打造为“遍地都是机会、随时充满机遇”的“机会之城”。

  ▲IC设计产业园鸟瞰图

  “城市发展过程中会涌现大量建设需求和市场机会,而企业信息获取的渠道相对有限,需要政府部门打破供需’信息孤岛’。”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周成曾表示。比如,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就靠着“机会清单”,进入了29家温江区公立学校,还收获了主动上门的客户。

  截至2020年11月,成都已面向全球累计发布关于“政府需求”“政府供给能力”“企业能力”“企业协作”等方面8批次清单2800余条供需信息,成功对接1400余条,实现融资140余亿元,促进城市与企业相互赋能。同时,强化产业培育和场景供给,探索搭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提供更多规划导则和技术规范,形成适配性强的新经济城市应用场景。

  从企业级场景到产业级场景,成都新经济的终极目标,是将城市打造成更宏大的新经济场景,承载企业的机遇。“通过三年布局,成都已经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形成了整座城市的场景矩阵,系统作战。”

  从“给优惠”向“给机会”,成都不仅通过新经济实现了经济动能的转变,也重新定义了内陆城市的发展模式,打破经济地理的桎梏。

  ▲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经济新动能下,场景也在改变着成都自身的经济地理。近10年来,成都建成区面积扩大近一倍,平均每年增长约43平方公里。如何更有效利用土地?成都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此后开始在其中布局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力争85%的产业配套和85%的生活需求在产业功能区内解决。

  在科技领域,一大波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也是成都的“场景”。在今年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迟学斌用“磁铁”来形容成都超算中心将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超算中心是一块巨型磁铁,而科研院所、企业则是磁石。”

  一座城市的区位坐标不会轻易“移位”,但城市内生动力与时代大势互动之下,其进位坐标、影响力坐标,都会发生深刻改变。

  ▲成都超算中心

  吸引力与归属感

  构建现代化城市形态

  在《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译者祁述裕看来,对于成都这样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来说,场景的营造其实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尤其是,为了保持城市吸引力,让人时刻充满归属感,场景也要注入情感,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换句话说,对创新人才来说,选择一座城市、一个社区作为工作生活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一种场景意向和价值取向。

  成都也是那个用好场景的城市。作为西南生活中心城市,如今成都正在各具特色的“场景”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和生活,传统社区空间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价值等于一体的场景延伸。

  成立的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是成都跳出城市治理惯性的一次起点。2017年开始,成都依托社区党组织、培育社会企业、发展社会组织,发动市民共同营造社区场景,结束了社区治理“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让城市更有国际范、人情味、烟火气、幸福感!”

  ▲天府沸腾小镇

  “这里没有非常突出的标语,而是浸入到我们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中,自然而然发挥着作用。”玉林东路社区书记杨金惠说,社区打造了党建和生活博物馆,既有老党员故事们也有玉林发展的见证,形成属于整个社区共同的记忆,让居民在社区里有归属感。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成都市实施“爱成都·迎大运”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七大行动,依托社区党组织发动市民共同营造具有价值导向、文化风格、美学特征、行为符号的社区空间场景、绿色生活场景、营城机会场景和文化浸润场景,聚集城市高质量发展势能,激发办赛营城兴业动能。

  ▲夜幕下的香香巷

  边发展、边治理之下,一个个社区场景在成都开始布局。成都对社区综合体、社区商业、社区营造等方面进行部署规划,提出将营造“一社区一场景”,首次明确社区综合体的功能业态设置和运营模式,实施便民服务、教育、医养、体育、文化等5大特色主题场景的社区综合体配置模式等。

  成都有多元体验的社区生活场景,包括15分钟服务圈、复合多元的功能设施体系,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成都营造诗意栖居的社区生态场景,用美学雕琢绿地小品,用设计点亮小道林荫,打造小尺度街区、人性化空间,让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相得益彰。

  ▲成都玉林社区 图源:IC photo

  到今年底,成都每个区(市)县都将营造2-3个主题社区,用3-5年时间将示范社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场景驱动、服务宜人、资源集成、智能宜居的高品质示范公园社区。

  公园城市的未来社区,还有另一种期待:TOD。

  2017年,成都启动TOD综合开发工作,编制完成了相关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其中场景是核心要义——创新引入和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促进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以绿色出行改写城市生活,加速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推动商业业态跃升和城市品质提升,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轨道交通改变城市布局,TOD开发改变城市形态。从“TOD+5G”公园城市社区示范项目开工,到首个TOD项目陆肖站亮相,在这里,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现代化城市形态呼之欲出。

  ▲陆肖站TOD景观示范区

  美景和场景

  公园城市的场景机遇图

  在成都,公园城市与场景一样,有同样的逻辑起点——“人”,有相同的城市功效——重塑城市肌理。

  2017年4月,成都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成都选择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方式之变,去留住城市的生态价值。一条全国规划最长、纵横全域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承载了公园城市再现蜀川画卷千年盛景的梦想。

  2018年是成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起点。2月,提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赋予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使命。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要直面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元性、复杂性,坚持’人城产’逻辑,在自然与有序之间权衡调适,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突围之路。”在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成都提出,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龙泉山丹景阁

  “公园城市”理念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演进规律、城市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洞见。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态到业态,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成都开展了一场新时代城市价值重塑新路径的积极探索。

  成都构筑龙泉山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推动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区“一山两翼”有序发展;加强场景营造和价值转化,让城市之美宜游宜憩、可感可及;编就三江润城、千渠入院的城市蓝网,努力打造标定时代发展高度、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

  场景营城,公园城市还有更多期待。今年,成都首次发布了“成都公园城市场景机遇图”,展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成效,建立起一条新的公园城市建设相关供需市场对接渠道,达到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服务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目的。

  场景,让公园城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了美妙的相遇。2017年以来,成都营造多层次消费场景,从人本体验和生活美学角度出发,依托锦城绿道、锦江公园打造地标商圈潮购、公园生态游憩、未来时光沉浸等八大场景,积极引进有吸引力、有触发性的新消费新体验,实现商业价值、公共空间和品质生活的互促共进。

  近期,成都发布了新消费“新政”,其中提出要以场景营造为核心,促进新消费创新应用。对成都来说,重构城市“生产—消费”“场景—服务”产业链条,可以形成以服务业开放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引领经济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这些,也是“像成都人一样幸福生活”成为潮流的秘诀。

  以场景破题,成都成为城市发展趋势定义者。

  成都商报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柴畅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o27asm23nti1.html?WebShieldSessionVerify=qeGOLIr4BfS7Trbk8KCs

拷贝地址

上一篇:第四届台创园兰花展暨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下一篇:“转正”“转型”“转强”——透视2020中国经济运行高频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