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导 读: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焦莹 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份《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以下简称为《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机器人,互联网,网络,智能,互联网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焦莹 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份《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以下简称为《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至10岁。
同时,《蓝皮书》对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数据指出,以8岁为界,8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增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表示:“以8岁为分界,8岁之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比例明显提升;而8岁以后,尤其10岁左右,比例比2017年明显降低了,这说明上网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和近几年我们监测的趋势相吻合,首次触网的低龄化趋势,一直在持续当中。”
在使用设备方面,手机仍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超过80%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随着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一成多的未成年人开始使用智能
机器人上网,使用智能手表上网的未成年人达近两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两地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较全国平均年龄更早,且“出生越晚,触网越早”的趋势更加显著。在网络学习、搜索信息等主动运用网络能力方面要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京沪地区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更高。
《蓝皮书》显示,在线学习为37%的比例,位列未成年人上网目的的第3位,与2017年相比提升显著。季为民介绍,在参与网课的比例方面,各年级学生群体参与网课的比例均高于80%。
季为民说:“语文、数学、英语成为最常见的网课的科目;艺术课程、乐高、编程等这类兴趣拓展的学习,也受到了未成年人和家长的青睐,在疫情期间,达到了69.7%的比例;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作文等课程比例都大大提升了。另外在对网课的效果评价方面,之前有一半的未成年人觉得网课很好,在疫情期间,这个比例和疫情前差不多;有所变化是,有接近半数的未成年人认为,网课的效果没有现实课程好;而认为线上教育更好的未成年人,比例达到了9.4%;还有38.6%的未成年人认为两者差不多,这和疫情前的比例是有差别的。”
另外在社交领域,微信逐渐成为未成年人社交第一平台。在社交媒体的使用种类方面,以腾讯QQ、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类社交媒体最受未成年人青睐。
互联网包罗万象,既可以成为线上教育的媒介,也可以成为有害信息荼毒孩子的温床。随着触网年龄的不断降低,一些未成年人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不断加深,甚至成瘾,这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季为民说:“据我们调查,现在未成年人的平均网龄已经超过了6.3年,中学生有自己的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限为4.87年,最长的达到了15年,这说明青少年网络运用的时间增加,因为用手机很方便,所以视力运动时间减少,视力问题更加严重。另外青少年在互联网中隐私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容易在网络中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
《蓝皮书》建议,以平等、尊重、关怀的方式改善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和态度,从而引导未成年人走出网瘾困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各方面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识和制度保障不足,急需相关方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区保障等体制机制上给予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