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浙苏皖三省交界处的长兴县煤山镇,因丰富的煤层而得名。曾经,这里靠丰富的煤矿资源富了口袋。后来,因矿灯需求量不断增加,蓄电池企业遍地开花。如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绿色产业成为接力者。
驱车进入煤山,301省道主干道一侧,石碑上“国家级绿色制造产业园”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远远望去,一座充满现代感的产业园区拔地而起。这里建有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天能绿色制造产业园和南太湖青年科技创业园3个园中园。这次采访对象老胡的工作单位天能集团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位于此处。
老胡,全名胡宏平,土生土长的煤山镇新川村人。“这里是当年三狮集团开采后留下的,3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荒坡呢。”在胡宏平的记忆中,拥有当时全省最大工业企业长广煤矿的煤山,随之兴起了蓄电池、水泥、矿山、建材等传统产业。镇里大小作坊遍布,仅新川村就有大大小小工厂50多家。老胡在一家电线厂工作,虽然收入不错,但环境却让人发愁了。他回忆:“空气、土壤、河水污染都很严重,窗户不敢开,衣服不敢在外晒。”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从2004年开始,当地政府经过几轮整治,先后淘汰了一批高污染的企业。其中,60多家蓄电池企业最后只保留了3家,80多家耐火材料企业关停了近一半。2009年,所在企业被淘汰后,胡宏平去了一家转型升级后的耐火材料厂工作。
传统产业的整治,为发展腾出了空间。但全镇以电池、耐火材料为主的产业层次不高,众多规上企业未能形成集聚效应等问题依然存在。2015年,长兴作出区划调整,撤销原合溪水库上游的煤山镇、白岘乡、槐坎乡建制,合并组建新的煤山镇。合溪水库是全县40多万人的大水缸,而煤山整个镇域都处在生态红线范围。
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经济,煤山探索着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其中,就包括在废弃的闭坑黏土矿区上打造一个绿色制造产业承载主平台,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招商,引入优质项目。
去年,天能绿色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经验丰富的老胡应聘成功,成为新能源组建智能制造车间主任。车间内,60台注塑机、30台机器人、30个机械手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连接开足马力生产。“这几条智能生产线每天可生产新能源电池塑料底座40万个,相当于200个工人的工作量。”老胡说,园区内80%以上员工和他一样都是当地村民,随着产业升级,他们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
“含绿量”高了,“含金量”增了。与天能隔路相望的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内,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爱康科技5GW异质结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今年4月底已下线生产,投产仅3个月,产值已超1亿元。
大项目的相继落户,还吸引了不少科创型企业入住相邻的南太湖青年科技创业园。华熔科技公司负责人周志强是长兴人,去年,他离开上海回乡创业,到煤山考察一番后便毫不犹豫地将项目落户于此。前不久,公司与爱康科技洽谈后有了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南太湖青年科技创业园已引进各类科技型企业近40家,成了省级重点科技小微企业孵化器。
不见尘土飞扬,处处绿水青山。眼下,这座建在废弃矿山上的绿色制造产业园,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为煤山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记者 吴丽燕 林婧 共享联盟长兴站 张泽民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