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管理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会议以线上形式成功召开,平台成员单位各相关委员及工作组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主持并致辞,平台各工作组汇报了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发布《肺炎CT影像辅助分诊与估软件审评要点(试行)》;完成三个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下半年将围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继续推进重点产品审评指导原则的制订工作,积极跟进国际监管要求并参与相关工作。
上半年工作围绕医疗器械真实世界审批研究和国家级医学影像库建设展开;下半年将持续跟进医学影像库建设,完成伦理规范、临床调研等工作。
上半年主要工作围绕医疗人工智能测评数据库开展,包括:完善体系框架、启动数据采集工作、跟进国际化进展等。下半年将开展多院区、多异构、多模态测评数据库的个性化构建管理技术的研究;持续进行数据采集工作;启动构建国内首个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
上半年主要工作围绕医疗器械网络安全开展,包括:申报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支撑新冠疫情工作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专项及舆情监测工作;标准研制等。下半年将开展医疗器械和AI医学软件安全相关工作,完成标准修订及测评验证工作。
上半年围绕标准体系构建、标准采用条件、平台内标准协调共享等三个层面开展工作。下半年将继续在上述三个层面开展工作,另将编写《人工智能 医疗器械 监管需求 标准框架 》列为重点工作,计划2020年度内发布第一版。
已完成医疗AI测评公共服务平台(一期)的建设,与眼底糖网数据库实现对接;已发布两项AI产品测试技术文稿。下半年将依托上述平台开展测试;并继续完善平台功能,对接更多病种的第三方数据库,推进相关测试文稿制定。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已完成制定肺炎分诊AI软件临床评价审评要点;针对医疗AI软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制定产品和真实世界数据相关的指导原则。下半年持续推进医疗AI软件的研究工作和相关指导原则的制定工作。
已完成来自全国14个地区1.5万张眼底糖网数据库的建设,正在跟进科研项目“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的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系统研究”。下半年工作重点拟继续推进眼底多病种数据库的建立工作。
工作组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知识图谱,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等组织和认定工作,积极推进在国家局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研发战略起草中纳入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培训工作。
上半年主要工作包括: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全球抗疫;推动人工智能服务基层;发展国际交流小组成员单位。下半年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搭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全球卫生安全。
工作组重点研究生命信息数据在心脏病学、重症医学、急诊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技术,为我国卫生健康、医疗器械的发展战略和科学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指南规范和研究方向。
已完成基础理论、智能设备、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康复、健康管理、药物研发 精准医学、法律伦理和信息安全等九大类1000余个医学人工智能名词的收集和上报工作,下半年将继续收集收集各工作组需求,提供相应支持。
本次会议还审议了来自测评技术研究工作组的两项工作成果:医疗AI测评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建设成果以及两个医疗AI产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文稿:《基于眼底彩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决策产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和《基于胸部CT的肺结节影像辅助决策产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随后会议审议了来自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工作组的一项工作成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规眼底彩色照相AI 标准数据库”。
以上成果均全票通过,并将在7月10日人工智能大会健康云峰会上进行发布。
最后,王爱华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后续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各工作组应进一步加强组间的沟通与合作,按照计划稳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