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入发展,对于电控系统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智能化是未来汽车的消费亮点,结合AI、物联网感知于一体的新一代智能联网和无人驾驶汽车更是引领行业革命性的变化。 目前,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正在新能源汽车上广泛使用,保证汽车在节能、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电能的转换效率,使得新一代智能汽车发挥出更出色的水平。如今,三代半导体器件已经进入国产化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将有质的飞跃。 去年5月份,深圳基本半导体与广电计量达成合作,共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以支撑新能源汽车行业创新发展。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基本半导体正在积极研发生产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的车规级功率器件产品,加快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发展。 第三代功率半导体新势力 基本半导体专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公司汇聚了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博士资源,产业链覆盖了外延制备、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封装测试、驱动应用等环节。目前,基本半导体已经推出了碳化硅二极管、以及车规级全碳化硅功率模块等产品,在性能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基本半导体自主研发的1200V/200A车规级全碳化硅功率模块已完成首批工程样品,这意味着国产碳化硅功率模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将迈进一步。碳化硅MOSFET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器中,特斯拉量产的Model3就是采用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碳化硅具有高频高效的特点,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宠儿。 去年,基本半导体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一辆搭载了基本半导体碳化硅MOSFET和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的新能源汽车,至今已累计无故障行驶120天、运行里程超过1万公里!这表明了国产化的碳化硅技术已经成功应用,新能源汽车对于功率器件有着严格的标准,高于一般工业,仅次于军工。
车规级的器件除了对电磁抗干扰能力之外,对于温度的适应能力也极其重要。所以说,用于汽车的功率半导体必须经得起各种严酷的环境验证。去年,基本半导体完成了在吐鲁番的“极限高温”测试,搭载基本半导体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汽车经受住了40℃以上严酷高温,在一个月时间内累计运行6000公里。 国产代替进口,为时不远? 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议将功率半导体列入国家计划,这意味着功率半导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领先的厂商,例如浙江斯达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中车株洲所、宏微科技等等。比亚迪半导体在近期更是获得到资本的追捧,估值已经超过百亿。 在中美贸易日益紧张的环境下,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等,已经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只有将高端技术国产化,才能摆脱外国的限制。中国功率半导体起步晚,一直依赖于进口,这种局面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化解。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