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转型纾困,以新机制释放新动能——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解读

转型纾困,以新机制释放新动能——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13 来源:国家发改委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大力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以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当前形势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性举措。这一行动背后的思路,涉及经济结构转型中一些根本性转变,以及所涉及的深层次矛盾的创新性的解决。核心与亮点,是抓住了数字经济中资本...,系统,互联网,质量,服务,中国制造,数字化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大力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以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当前形势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性举措。这一行动背后的思路,涉及经济结构转型中一些根本性转变,以及所涉及的深层次矛盾的创新性的解决。核心与亮点,是抓住了数字经济中资本结构转型这一牛鼻子。

  以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特点是把解决企业短期脱困与长期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新意在于“企业蜕变脱困”这一新思路。企业脱困,是短期急迫的要求,无论应对供应链上去全球化的挑战,还是疫情带来的订单压力,都不是恢复原有产能与动能所能解决的;企业必须“蜕变”,也就是通过转型谋取新的发展,通过数字化实现体系结构上的转变,在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中以新陈代谢的方式,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化正步入深水区,面临“用”变转向“体”变。对企业来说,数字化应用是用变,已有多年实践基础,但数字化转型仍在起步,企业普遍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上云用数赋智”结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抓数字化转型,难点与要害,都在于从应用期的技术导入这个浅水区,转向转型期的资本深化这个深水区。数字化赋能,要从技术赋能,激发外生动力,深化为资本赋能,激发内生动力。以企业从旧动能变新动能,实现经济从低质量变高质量。

  “上云用数赋智”树立了一种数字化的新范式。以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为体变的抓手,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其核心,是系统地实现生产要素从旧体向新体的动能转换。在此基础上,辅以平台生态为主要内容的共享发展新机制,形成了新动能与新机制的有机结合。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关于推进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开展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纾困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数字化,将转型与纾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以转型带动发展的新路,以期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这一宏大构想一旦实现,将从资源配置到机制设计,深刻改变现有中国经济的面貌。下面从新动能与新机制两个方面谈谈对“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的理解。

  一、以数据作为新要素,实现新动能在资源配置上的体系化

  “上云用数赋智”设想中,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一条隐含的主线,体现在“用数”中的“数”(数据)上,即以数据为主线将新动能加以落地。其中蕴含着这样的想法,以数据为资本(生产要素),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中央文件中,体现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特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中首次出现了“通用性资产”这一新概念。明确了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是通用性资产。”行动”中出现了多个新概念,例如“中台”、“通用软件”、“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数字化生产资料”,都是通用性资产的具体存在形式。

  通用性资产与专用资产的最大区别,以物质投入为特征的旧动能不能“多次复用”,而数据要素作为新动能可以“多次复用”。“行动”提到,“通过平台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多次复用”,这是一种新的投入方式。不可“多次复用”的要素体系,一次M2投入,只能形成一次固定资产作为生产资料,相当于孙悟空单打独斗;可以“多次复用”的数据要素体系,一次M2投入,可以挛生出多次固定资产,作为虚拟生产资料,相当于孙悟空吹汗毛,吹出无数孙悟空的分身,在中小企业资金缺乏条件下提供资产充裕性。例如,阿里“平台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将流通业的生产资料(店铺和柜台)虚拟化、挛生化为具有同样功能的数据分身(虚拟店铺和柜台),分发给1500万中小企业“多次复用”,可以大量替代M2,减少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重复投入,通过新动能,实现对资产的高效、绿色的利用。

  “行动”提出利用可以“多次复用”的“数字化生产资料”,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产。将数字化的重心,从以往的企业自我技术装备,转向企业增进资产动能,对于避免货币政策失灵,量化宽松总是落入房地产空转,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纾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将作为新动能的数据,从概念落地为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的现实资本力量,需要在实体上逐层落实。为此,“行动”从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三个层面展开了以资产转型为特色的新动能布局。核心是要将数据作为替代性的生产要素,灌注于整个体系中。将数字化从技术层深化到资产层。

  实体经济中的供应链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行动”提出通过数字化转型,形成数据供应链,系统地以数字挛生方式替代和加强传统供应链,使产业体系从物质投入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以实现现代化。“行动”将数据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引领作用,具体化为,以数据流这一新要素,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传统生产要素,以此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降低以实体方式实现同类功能产生的物质成本,极大提高专业化与多样化效率,实现高质量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当前,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与拥有数字化供应链优势的地区(如浙江)抵御疫情冲击能力明显超过滞后者一个数量级,充分说明了这一思路的现实可行与必要。

  在“行动”中,建立数字供应链体系包含“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等丰富的新实体内容,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层次的数字生态结构。有助于中国经济在纾困中实现转型,在转型中实现纾困,抓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窗口。

  二、以共享为新机制,为释放新动能提供系统化的机制保障

  “上云用数赋智”设想中,在机制设计方面,有一条隐含的主线,体现在“上云”的“云”中,实际是共享模式。云模式与共享模式,都是指新业态中基础业务免费,而增值服务收费这样一种模式(又称“以租代买”)。例如“行动”中提出“推动云服务基础上的轻重资产分离合作”,意思就是云上的重资产(数字化生产资料)由平台“免费”提供,而轻资产运作(因而节省了固定资产投入)的中小企业以服务年费等形式的租金补偿平台投入。

  “行动”提及“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支持企业通过开放分享资源”、“数字化生产资料共享”,“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建立共享平台”等等。这里的“共享”不是指提供公共品,而是特指云服务。二者同是共享使用,但区别在于,公共品的回报是税,主体是政府;而云服务的回报是费(如产品免费,而服务收费),主体是平台。”行动”设计的机制是政府-平台-中小企业联动机制,其中政府与平台的关系是“政府补平台,平台做服务”。而平台的收费机制,明确支持的是“平台免费提供基础业务服务,从增值服务中按使用效果适当收取租金以补偿基础业务投入”。这是一种准公共品机制,或“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机制。前一半“免费提供基础业务服务”与公共品相同,但“收取租金以补偿基础业务投入”是私人产品机制(为的是解决搭便车问题)。而奥妙全在于“按使用效果适当收取”,它既非公共品(公共品不收费),亦非私人产品(私人物品收租金无论效果如何——具体指中小企业赚不赚钱——都要收取)。因此这里以租代买的租,是一种特殊租金,是介于公共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创新机制(最初在苹果商城中实行)。意思是,只有租数字化生产资料(如开发工具)的效果好(赚钱)才收租金(等同于提供私人物品);效果不好(不赚钱)就真的免费了(等同于提供公共品)。

  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理解计划中“政府-平台”联动的真实意思,其中政府作用有两个层次,政府一是提供完全的公共品,如公共服务,例如,“加大对共性开发平台、开源社区、共性解决方案、基础软硬件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公共、开放、中立的开源创新生态”,“引导各方参与提出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等。二是提供平台中公共部分服务(即使用也不收费,相当于让平台替政府提供公共品那一部分)的补贴,即“政府补平台”。例如:“以专项资金、金融扶持形式鼓励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数字化生产资料等服务,加强数字化生产资料共享”。又如,“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最终用户智能数据分析服务。”这适合平台——例如百度、腾讯等企业——为社会提供公共或公益服务。

  “平台做服务”是政府对平台的建议,是“鼓励”而不是强制。这里的服务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同,是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与网络引领作用,但具有网络溢出效应的商业服务。鼓励的方向是开放(资产通用)而非封闭(资产专用)。具体来说,就是“推进企业级数字基础设施开放,促进产业数据中台应用,向中小企业分享中台业务资源。推进企业核心资源开放。” 这里说的企业级数字基础设施(即应用基础设施)、中台(通用数据资产)、企业核心资源(数字化生产资料),在数字挛生中,都有通用、专用两种选择,鼓励的是共享,即开放、通用。为了解消企业开放后担心被搭便车的顾虑,提出“支持平台免费提供基础业务服务,从增值服务中按使用效果适当收取租金以补偿基础业务投入”,可以说体贴细致到家了。

  “行动”还提出了“支持产业以链群合约打造生态圈”的制度创新之举。“链群合约”是针对利益与效率边界,从以拥有权为边界的企业,打破为以使用权为利益共同体边界的生态、供应链、虚拟企业后,组织的治理结构。其特点是从不完全合约,转型到完全合约。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特去年在上海曾对链群合约大加赞赏。

  “行动”隐含的另一制度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的利益分配特点,这就是通过一次分配公平提高内需,从供给侧根本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设想,提出“结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数字化生产资料分享,降低灵活就业门槛,激发多样性红利,支持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平台建立各类增值应用开发平台、共享用工平台、灵活就业保障平台。支持企业通过开放分享资源,为小微企业主、创客提供企业内创业机会。广泛开辟工资外收入机会,鼓励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合理分成,促进一次分配公平,进一步激活内需”。其中,“激发多样性红利”,意思是推动中国经济从劳动力红利转向创新红利,以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为人们展示了共享发展可能具有的与效率不矛盾的分配优化效应。

  “上云用数赋智"概括起来说,“上云”内含系统的机制设计创新思路,“用数”包含着系统的资源配置创新思路,合在一起,要达到的是“赋智”这一效果,高质量发展必须靠赋智来实现。赋智的经济学含义从数据固定成本均摊角度看,就是实现规模经济且范围经济。它打开了人们的思路,走出转型就无法纾困,纾困就无法转型的困境,让人们看到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与可能。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o25i7ov9evv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帮扶举措之科研院所(一)

下一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之五:廊坊智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