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也于近期集中公布。
据媒体查阅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部官网发现,截至10月中旬,2020年度重点研发计划已有28个重点专项(含定向)发布了申报指南征求意见。根据统计,在这28个重点专项中,已经公开2020年经费的有10个专项,国拨经费达29.31亿元。
今年发布的指南相比往年有何变化?对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又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什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
重点研发计划主要是为了集中产学研多方优势力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协同攻关,每一个重点专项的实施周期一般在3~5年。因此在2015年设立之初,计划就有着覆盖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全链条的特点。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技综合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重点研发计划是进行全链条设计,最终希望有重要基础原创成果与面向应用的产出落地。该所牵头了1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涉及材料基因工程、纳米科技、生物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智能电网等多个重点专项。
上述负责人说,重点研发计划在设立之初是按照不同领域部署的,但不能简单地把每个专项归为基础研究或是应用研究。比如,纳米科技专项实施内容既包含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也包含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每个专项都是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的,部署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研发阶段的任务。
上海
交通大学副教授朱磊在2016年拿到了重点专项青年项目资助,他的项目已经进入结项阶段。他告诉记者,这些重点专项在立项之初就会设定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实施周期每年发布当年的申报指南,每一年的指南代表支持的方向以及会设置的指标,在申请项目时申请人/单位还是比较自由的。
朱磊表示,后续新立项的重点专项基本代表着国家产业的支持方向,比如2017年立项的“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智能
机器人”,2018年立项的“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这些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领域。
今年申报指南重点
每年申报指南的具体内容,基本涵盖了紧跟市场的新兴技术研究方向和应用示范建议。
在今年已发布的2020年度28个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中,高新领域共9个,占近三分之一。其中“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智能机器人”等专项在立项之初就是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制定的。
以“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专项为例,该重点专项按照新型网络技术、高效传输技术、一体化综合网络试验与示范3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24个重点研究任务,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2020年,该专项的申报指南研究内容主要有新型网络技术、高效传输技术与设备、卫星通信技术三个方面。
如何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运用和推广,也是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所需要的。按照中国信通院预计,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24.8万亿元。
相比于2019年度,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关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具体部署有不同侧重。比如,2020年度的基础前沿理论方面,有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5G-TSN 网络实时传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方面,有工业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工具、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超大型综合港口泛在感知与预测技术等内容。
此外,在“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也有基于广播网与5G移动网融合的超高清全媒体内容协同分发关键技术研究、全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与基础服务技术研究等。具体来看,研究内容包括面向4K/8K超高清和5G移动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基于超高清直播视频内容的全媒体关联内容智能感知、获取与封装等技术,研究面向超高清全媒体内容的广播网与移动互联网智能协同分发、适配广播网与互联网的封装切片等技术等。
我国5G商用牌照自6月发布以来进展迅速。截至9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在全国开通5G基站8万余个。基于此,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对8K投入了专项资金进行开发和相关实践场景测试。
据中国电子商会发布的《2019年1~6月中国彩电消费及下半年趋势预测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消费2200万台,其中4K超高清电视消费占比达到70%,预计年底消费占比将超过80%,进入全面普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