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快速转型,市场对
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化工厂的核心设备之一,正在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泽诚二
在刚刚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川崎机器人展示了Successor(继承者)系统、川崎机器人电子完成品检查单元、跟踪钣金折弯单元等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作为国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品牌,川崎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业界关注。在工博会上,中国自动化网采访了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泽诚二先生,听他讲述川崎机器人未来在中国的市场策略。
从专用机器人市场向一般工业用机器人市场发力
纵观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世界知名机器人巨头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产业竞争优势在于完备的配套产业体系与关键零部件方面较强的技术优势。德国工业机器人虽起步稍晚于日本,但其发展状况与日本类似。经过数十年努力,以
库卡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此外,瑞士也有像ABB这样的工业机器人巨头。
早在1969年川崎就开始制造和销售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行业积累了近50经验,但为何川崎机器人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影响力上都不占任何优势?就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泽诚二先生。天泽先生给出的解释是,川崎机器人以往主要过多的专注于专用机器人市场,并且在这些市场的占比非常高,且忽视了一般工业用机器人市场需求。在
汽车制造专用机器人中,川崎机器人产品多为单品机器人,又缺乏系统集成优势。
川崎机器人产品很多都是定制化的应用,行业特性比较固化,缺少通用效应,普通大众又对工业机器人缺乏了解。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天泽先生表示,未来川崎机器人将开拓新产线,并积极拓展一般工业领域市场,同时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力。
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宣传 提升大众的品牌认知度
川崎机器人虽拥有全球第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在日本本土市场不仅是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之一,且在日本国内市场信誉和知名度甚高,但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影响力稍显欠缺。究其原因,其一,除了上述讲到的川崎机器人过多于专注特殊行业,不仅市场规模有限,还远离普通大众的视野;其二,天泽先生表示,过去川崎机器人在中国国内缺少有效的宣传,也是导致知名度不如意的重要原因。未来川崎机器人将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宣传投入,提升大家对于川崎机器人品牌的认知度。
建立机器人合资工厂 深入中国本地化
2006年,川崎正式进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年,中国首个工厂落户苏州。2016年12月,中国第二个研发生产基地在重庆正式投产。
川崎机器人苏州工厂和重庆工厂最大的不同就是,川崎机器人苏州工厂是川崎独资建设的,而重庆工厂是中国当时唯一的世界顶级机器人品牌与国内企业合资建设的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基地。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是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与重庆宜而奇工程有限公司组建的中日合资企业。
从这一点来看,川崎机器人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加强本土化。这或许也意味着,川崎机器人正从以往较为守势的市场策略,转向攻势。
顺德设立工程研发中心服务华南
近几年,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制造或系统集成商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顺德,随后在去年川崎机器人也在顺德设立了中国首个工程研发中心。
当被问及川崎机器人在顺德设立这一工程研发中心的诉求时,天泽先生解释说,川崎机器人顺德工程研发中心主要业务是开展机器人应用工程和技术培训,同时工程研发中心将以华南市场为导向,面向传统企业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面对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四大”品牌所垄断,同时又面临本土机器人品牌的成本优势及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压力,川崎机器人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时,天泽诚二先生表示,川崎机器人将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投入,未来还会考虑开拓更多新的细分市场,进一步开发增量市场。
结语:
2018年1-8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产量超过10万台(套),同比增长19.4%。分析认为,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显着快于制造业投资增速,说明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增长核心驱动因素来自渗透率的提升。成本优势、产业需求、政策推动是驱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在工业4.0升级、人口红利流失的推动下,中国机器人行业将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
瞄准行业细分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地强化在中国本土化的能力,相信凭借深厚的行业知识和丰富的应用经验,未来川崎将成为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和智能制造升级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