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发布
据工信部网站13日消息,近日,由我国提出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提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测控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投票,以92.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号为IEC PAS 63178。
工信部表示,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接入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为全球异构工业云平台提供了可参照的统一制造资源接入技术方案,提升了我国标准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工信部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
4月9日消息,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工信部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
新发布的工作通知,与2017年通知内容基本相同:在项目推荐条件方面,依然要求项目项目已投入运营,对企业降本增效有明显收益,且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可推广性;而在智能制造模式与应用创新要素方面,通知聚焦了工业互联网、离散型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人工智能等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工信部透露的信息中,2018年内遴选项目将超过100个,大大高于2016年和2017年水平。
工信部组织“智能制造诊断”服务22家企业
4月9日至11日,工信部装备司组织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遴选智能制造工作经验丰富的32名专家,深入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秦皇岛市的2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围绕管理模式,在智能制造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及信息采集、控制等环节进行点对点诊断。
本次“智能制造诊断”活动围绕河北省企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邀请专家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生产链的信息集成方面,围绕未来发展方向,提升生产模块化、柔性化水平,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最终实现实时、快捷、最优化排产效果。
央企与厦门市政府联手,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基地
4月12日下午,航天(厦门)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为研究院揭牌并发表演讲。
央企航天科工集团目前拥有6个研究院、1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职工15余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0%,先后有1599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此该公司在厦门的子公司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是智能制造产业集成商,拥有成功案例3000多个,有丰富的智能制造产业经验,此研究院落户厦门,将依托该公司建立海峡西岸制造产业技术平台,以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网络协同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三大中心为载体,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等多方资源,围绕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开展技术研发、设计难等工作。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