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研院指出我国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升至三成,创下近23年最高,引起各界侧目。然而,多数人印象中的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几年前只有二成,岌岌可危,怎么几年的工夫竟已取得这么大的进展,台湾真得进步这么快吗?值得深入分析。
犹记得四年前经济部长张家祝赴总统府报告「台湾產业转型的策略思维」时曾指出,美、日及中国大陆都在进行再工业化,台湾產业转型刻不容缓,政府将藉「三主轴四策略」让制造业附加价值率由民国101年的20%提升至109年的28%。那时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只有两成,大概也没有人敢寄望日后会达到三成。
但是,根据主计总处统计,无需等到109年,我们104年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已升至28.5%,105年更达到30.3%,我们早已达到目标,甚至超越目标。这样说来,近年我们真的取得重大的技术进步,并已获致明显的產业升级成效了,是吗?从表面数字上看,确实是如此,不过,对国民所得统计有所涉猎者都会明白,情况并不如数字所呈现的这么好。
我们先定义一下附加价值率,附加价值率就是生產毛额占生產总额的比率,生產毛额(GDP)又称为附加价值(value added),每个业别都有该业别的GDP及生產总额。以去年为例,制造业生產毛额(GDP)为5.25兆,其生產总额为17.33兆,两者相除后的附加价值率为30.3%,之所以会这么高,先不要太高兴,有底下三个原因:
第一、国民所得统计改版:张部长于103年初赴总统府报告时,国民所得统计尚未改版,同年年底主计总处依据联合国新版的国民经济会计帐(2008 SNA)重新编算,企业在研发、着作权的支出视同购买机器设备,列为民间投资,这一改版,弹指之间台湾每年GDP扩大了四、五千亿,且大多进入了制造业,因而推升了制造业的附加价值率。
第二、原油及农工原料价格大跌:国际原油于102年平均每桶106美元,104年跌至49美元,105年续跌至41美元,其余铜、镍、橡胶、玉米、小麦、黄豆等国际农工原料价格也大幅下滑,以镍为例,105年每吨9千多美元,几乎是100年1.8万美元的一半。原油及农工原料为我国生產活动的重要投入,近年价格大跌,我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又岂有不升高之理。
我们以石油及煤制品业为例,这个行业的附加价值率103~105年依序是9.5%、18.7%、28.2%,如此戏剧化的倍增自然是拜原油价格大跌所赐,实在谈不上技术进步与產业升级。再以化学材料业为例,亦復如此,这三年的附加价值率依序是9.0%、14.7、17.4%。
第三、三角贸易对制造业的贡献:随着生產全球分工,我国许多企业把生產线移至海外,虽然生產活动不在国内进行,但经98年国民所得统计改版后,他们所创造的三角贸易收入全数归属制造业。十年来我国三角贸易净收入增逾新台币2,700亿元,也成为制造业附加价值率提升的功臣,以海外生產比高逾九成的「电脑、电子產品及光学制品」这个行业为例,其附加价值率之所以能由民国90年24%升至如今的43%,自然是拜三角贸易之赐,此理甚明。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如今制造业附加价值率达到30%,无需太过高兴,因为这当中,国民所得统计改版贡献良多,但多到什么地步?以民国94年为例,当年制造业生產毛额原编数是2.38兆元,经第一次改版(服务业產值改列制造业、央行產值改依成本法编算)上修至3.12兆元,经第二次改版(研发支出改列民间投资)又调升至3.37兆元,仅这两次定义改变,制造业生產毛额就增加了一兆元,不费吹灰之力,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即由20.3%升至25.7%。
不可否认,我们制造业附加价值率的提升是有来自研发、投资的贡献,但由前面三点论述可知,国民所得统计改版、国际农工原料价格下滑及三角贸易改列制造业带来了更大的贡献。然而,石油、国际农工原料行情并非操之在我,国民所得统计改版及三角贸易认定亦仅是定义改变,而非实质变化。由此可知,如今所谓制造业附加价值率提升至30%,其中多有虚幻。
我们认为,经济数据是用来瞭解经济情势,而非用以吹捧政绩,各级政府官员自应谨记在心,对于制造业附加价值率升至三成这件事,在明白其中的虚实之后,更应以临深履薄的态度来检视各產业发展的困境及挑战,千万不可拿来吹牛,否则便要贻笑大方了。
(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