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从工业制造向工业“智”造迈进。其中,广州在该领域发展尤为迅猛,2016年,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规模近500亿元,广州机器人生产量在全国排第二位,已经形成从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到下游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条。
500亿
2016年,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近500亿元
第2位
2016年,广州机器人生产量在全国排第二位
2016年——
2家广州数控、启帆2家企业入选“中国机器人TOP10”
13家企业进入全省机器人重点培育企业名录
占全省的45%
5家企业成为省首批机器人骨干企业
占全省的33%
近年来,广州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近500亿元,广州机器人生产量在全国排第二位。
广州机器人行业集聚效应显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形成从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到下游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条。
广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发展迅猛,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企业落户广州。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介绍,当前服务型机器人使用到的主要技术包括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两大类。“从感知智能方面来说,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已经突破使用门槛,但还有提高空间,比如在有噪声、口音、方言等更复杂场景上的应用。但最主要的技术难点还是在于认知智能,这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龚德明以广州数控的130SJT系列电机前端盖自动加工生产线为例,算了一笔账:该生产线由4台机床和3台机器人构成,可以完成车轴承位、车镜面、倒角去毛刺三道工序,生产效率为每8小时300件,可连续24小时工作。原生产线人工数要4人,现在只需要1人,每台机器的成本从5万~10多万元不等。据此计算,每年可节约成本27万元。
工业机器人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龚德明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名为“机器人”,实际上主要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它能自动执行工作,并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不同的功能。除常见的上下料机器人外,还有用于搬运、打磨、涂胶、喷漆、码垛的机器人,更换不同的末端执行器,机器人便有了不同功能。
控制器
伺服驱动和电机
减速器
工业机器人主要有几个关键部件。一个是控制器,就像是人的大脑。其次是伺服驱动和电机,脑袋发出的指令要靠这两个部件准确、及时地执行。第三是减速器,保证电机发出的指令能完整传递且位置精确。
通过通信的链接及精密的技术算法,机器人目前已经可以实现“项目学习”。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优势
替代人工进行长时间、重复性劳动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替代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作业
服务型机器人
在位于黄花岗的广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创咖啡”内,有一名专门为客人端咖啡、送糕点的机器人“小丽”。“小丽”是一款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具有流线型的身材和呆萌的表情模块,同时具有云端语音对话、推广展示、礼仪迎宾、咨询讲解等功能。
现在,无论是在广州的餐厅,还是一些展会现场,我们都能看到像“小丽”这样的服务型机器人。这一类的机器人,由于要频繁与客人“互动”,身上的各类传感器起到重要作用。
娱乐型机器人
各种娱乐型的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包括跳舞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在广东科学中心的数码世界馆里,就有从法国引进的第五代NAO仿人机器人。
NAO机器人拥有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身体语言和表情来推断出人的情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并能够分辨这些人不同的行为及面孔。除此之外,NAO机器人也是多才多艺,跳舞、打拳、踢球、撒娇、讲故事样样精通。
手术机器人
2015年,华南地区首台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岗”。手术中,中山一院院长助理、胃肠外科专家何裕隆教授坐在操作台上,操纵机器人,仅为患者做了四个约一厘米的切口,就顺利切除了巨大息肉。
目前,广州地区拥有三台手术机器人,分别落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还进行了华南地区首例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有七个可旋转540度的手术器械,能模拟医生的手臂。
更加稳定,不会因手术时间长、强度大而累得“手颤”。
有“千里眼”,手术视野比人眼放大十倍,能为医生呈现病人体内的三维立体高清影像。
政务机器人
“小宝、小宝,立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啊?”广州白云区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内,有一位特殊的“导诉”服务人员,它是新上任不久的“云法讼宝”(简称“小宝”)。
“小宝”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可做出自行移动、原地转圈等简单动作,更可以通过语音识别,直接回答多种与法律咨询、法规查询有关的问题,包括提示如何立案、自动提供诉状模板、指引网上办案流程,回答简单的劳动纠纷要点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