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深度】“机器人+”:互联网思维下的软性制造

【深度】“机器人+”:互联网思维下的软性制造

发布时间:2016-11-23 来源:张煜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传感器 机器人 数控机床 智能制造

导  读:

现在国内,对“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提及此,就得是看得见的高度自动化流水线,认为智能制造就是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等先进设备。殊不知,越是这样,越陷入了另一个更大的窘境:刚性自动化窘境,而且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二、互联网思维下的软性制造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方兴未艾,它所改变的不是需求个性化趋势的本身,只是使这种自古以来就有趋势得以集中爆发,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颠覆各种行业,让新的模式以革命的力量得以弯道超车。

“人们对个性化的美好追求自古以来就有,私人定制永远意味着高端、品味和优雅。各种行业也都有历史悠久传承数代的作坊。但可以把个性化定制规模化和工业化,才可以称得上是软性制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CEO马化腾曾研判,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从“价值传递环节(前台)”向“价值创造环节(后台)”渗透,对原有传统行业起到很大的升级换代作用。“后台”的价值创造环节,包括供应链、设计、流水线、库存等。冷冰的“后台”曾离消费者很远,如今不但距离在拉近,而且有了情感与温度。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另一革命是倒逼价值创造环节,即制造环节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以软性制造增强弹性和灵活性,更快适应“多款少量极致时尚”的集中爆发需求。这一点,正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直以来,互联网以解放消费者著称,却在生产者这一端没有多大起色。为什么制造商不能通过互联网锁定用户?因为多数制造工厂依然是一个消费者摸不透的黑箱,箱子外面有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电商平台……一切都很清晰,人们甚至能看到每一个快递员的实时定位。但是一旦进入工厂这个黑箱,大家就两眼一抹黑,每一个产品生产到哪一步了,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来源,每一个工人的工作状态,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除了制造工人和计划员心里有点数,连总经理都不知道真实情况,因为他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由无数因素构建起来的复杂系统。

不能锁定用户,何谈软性制造,何谈个性化定制?不能打开工厂“黑箱”,如何锁定用户?

突破工厂“黑箱”,并不是要将工厂车间的每个制造细节、所有流程工序透明化地呈现给用户看,而是要使工厂不再封闭和孤立——从上游原料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制造业的长期价值在于帮助下游客户赚钱。从终端到上游,要将用户需求的变化高效传达给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

在“互联网+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顾客直连工厂)当仁不让的成为近期的热点和主流。可是,并不是每个制造商都具备很强的“零售”能力,况且品牌塑造也需要持续努力并承受长期成本。实现C2M模式的最大考验,是能否做到“产业链协同”,这也是突破工厂“黑箱”的最大瓶颈。

什么是“产业链协同”?说白了就是六个字:按需按时产生。你的上游给你提供的,正好是你所需要的。你所制造的,正好是你下游所需要的。中间没有浪费,没有停滞,没有积压。任何一家工业企业,都是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链协作系统中的,它的约束条件从来就不是单一要素。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要想做到软性产出,都需要上下游协同踏准节奏。

过去,一个好的供应商标准就是精益制造、质量可靠、交货及时,现在更多要考量其主导研发、设计的能力能不能跟上。正如一个服装企业,如果实现能够按需定制,首先要考量的是其设计能力和打版能力能否跟上千变万化的尺寸要求。目前以C2M个性化定制著称的红领集团,每天通过不同渠道直接面对消费者,接到的个性化西服订单超过3000笔,如果靠原始的手工进行打版,则至少需要1500名以上熟练的打版师才能完成。而1500名打版师的招聘、培养和聘用,对红领乃至任何一座规模更大的西服工厂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红领集团靠自行研发的BL系统,通过大数据和计算机打版,完美的实现了计算机按需设计、按需自动打版并传递到数字化裁床以及后继工序。这就是抓住了软性制造的核心要点。

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最大价值,不是让工业企业在更短时间做到更大产量,而是要使工业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端之间实现高度数据共享,增加生产软性化程度,将一切环节直通用户实际需求。现在的市场竞争是产业链竞争,而非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能否胜出取决于各方共同的能力和效率。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软性制造。而软性制造,一定是不需要靠大量的人工堆砌、大量的人工处理各种不确定因素,能够将个性化进行规模化,才能实现的。否则,将毫无意义。

上页 1 2 3 下页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ulbeqn9ov51_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调查:中小型制造企业自动化升级应用现状

下一篇:三部门共同举办 全国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比什么?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传感器 机器人 数控机床 智能制造
  • 华北工控BIS-6920P,赋能自动化生产线更高效联接与控制

    各种智造装备的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控制管理,必须有连接能力和可扩展性更强、质量更可靠的主控计算机硬件提供基础支撑。华北工控为工业自动化提供配套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和服务,基于12/13/14代Intel Core处理器打造的BIS-6920P无风扇嵌入式准系统满足产品要求。数控机床,

  • 华北工控BIS-6920P,赋能自动化生产线更高效联接与控制

    各种智造装备的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控制管理,必须有连接能力和可扩展性更强、质量更可靠的主控计算机硬件提供基础支撑。华北工控为工业自动化提供配套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和服务,基于12/13/14代Intel Core处理器打造的BIS-6920P无风扇嵌入式准系统满足产品要求。数控机床,

  • RPC-201FT:搭载飞腾D2000处理器,赋能中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

    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施,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更迭升级。助力数控机床整体性能提升,华北工控提供基于国产芯的工控机产品支持,例如搭载飞腾D2000处理器的RPC-201FT。

  • 工控赋能 智造未来 | 华北工控精彩亮相2024成都工博会

    CDIIF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召开,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为智能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了经贸交流合作的大舞台。华北工控于15号馆A081展台精彩亮相,现场展出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配套设备等的工控机产品方案。

  • 工控赋能 智造未来 | 华北工控精彩亮相2024成都工博会

    CDIIF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召开,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为智能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了经贸交流合作的大舞台。华北工控于15号馆A081展台精彩亮相,现场展出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配套设备等的工控机产品方案。

  • 华北工控BIS-6680M,赋能高端数控机床更高效智能运行

    BIS-6680M是华北工控基于第10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采用公司自有的“冰翅”专利散热结构打造的无风扇嵌入式准系统,具备高性能计算和更坚固耐用特性,提供丰富的I/O功能接口可助力高端数控机床实现多重扩展。制造业,智能化,

  • 华北工控BIS-6680M,赋能高端数控机床更高效智能运行

    BIS-6680M是华北工控基于第10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采用公司自有的“冰翅”专利散热结构打造的无风扇嵌入式准系统,具备高性能计算和更坚固耐用特性,提供丰富的I/O功能接口可助力高端数控机床实现多重扩展。制造业,智能化,

  • VX系列闪测仪、SJ6000激光干涉仪亮相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3年华南工博会(6月27日-29日)精确聚焦中国智能制造,呈现智能工业产业链中的创新技术及产品的有效融合。中图仪器是集接触式测量技术、CCD影像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3D显微测量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此次华南工博会上,将展示智能制造自主研发的VX系列闪测仪、SJ6000激光干涉仪精密尺寸测量解决方案。国际工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