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人物专访>机器人是长期刚性需求

机器人是长期刚性需求

发布时间:2016-07-12 来源:人民政协报 类型:人物专访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生产线

导  读:

人的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需求就需要制造生产线的环境能够是柔性化的,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而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智能化的机器人或者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来实现。

为何说我国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是长期刚性的需求。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机器人是我们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基石,它属于技术装备。所谓技术装备就是我们所有的设备、所有的产品都是靠这些技术装备来创造的。中国在世界上的人口占比很多,这么大的人口数量所需要的所有的物质,包括吃、穿、用、行等物质需要一个庞大的数量,这些东西的制造未来是需要机器人来参与的。

第二个原因,从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有几个不可逆的趋势。

第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就是人的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需求就需要制造生产线的环境能够是柔性化的,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而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智能化的机器人或者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来实现。

第二个不可逆就是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不可逆。这里说的劳动力短缺不可逆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出生率减少,老龄化加剧,而是人性有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不太愿意干简单、重复、单一、繁重的工作,尤其是未来城镇化步伐加快了,这个趋势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第三个不可逆是劳动力成本的收入不可逆,就是收入增加不可逆。当机器人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在下降时,人员的工资每年却以5%或者10%的速度在持续增加,为了使这两个领域到达一个平衡点,那肯定就要采用自动化的装置。

第三个原因,机器人能够在一些特殊的危险环境下作业,能够替代人在水下、危险开采区、太空等特种环境下从事高危险、高难度作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在这些领域未来也是一定会选择机器人的。

因此,我们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是长期刚性的需求,当然这种刚性需求也会有高有低。比如说,我国处于一个高增长的经济周期时,对于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能就会很大;但当处于一个低增长的经济周期时,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就有可能会降低。从长远来说,我国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是刚性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中国北京大区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uk62le7ofq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美的方洪波:传统制造业智能改造的本质是什么?

下一篇:为什么说工业机器人的那双“慧眼”并不聪慧?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生产线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科发电子邀您参加深圳工业展

    2025 ITES 深圳工业展设立8大展馆,展示规模达16万平方米。“金属切削机床展、金属成形机床展、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展、工业零件展、深圳医疗器械供应链生态展、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紧固件展”七大主题展示相互联动,2000+家海内外工业品牌将聚焦“高端装备、精密制造、工业技术、智能制造”,集中呈现创新产品与落地

  • 本周科技与产业前沿动态聚焦(2025年3月8日-3月14日)

    本周,科技领域热点频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受到关注。以下为您梳理本周值得关注的科技与产业动态智能化,

  • 欧姆龙邀您共聚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前瞻科技先睹为快!

    2025年3月26-28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将继续聚焦表面贴装技术、电子材料、自动化、测试测量、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展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技术与解决方案。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捷报频传:政策驱动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到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再到各行各业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智能化,

  • 欧姆龙与博格华纳深化智能制造合作,共筑标准化产线新标杆

    近日,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的欧洲核心团队到访欧姆龙自动化展厅,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双方聚焦模块化、标准化制造的实践与效率提升,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升级方案,为未来联合创新全球及市场拓展及打下坚实的战略基础。机器人,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报告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此外,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收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强调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性。智能制造,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综述(2月25日-3月3日)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同时,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大模型在多领域的深度对接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引领A股人工智能相关板块表现亮眼。智能制造,

  • 华北工控EMB-3541具备10.4Tops@INT8算力,支持AI机器人集成应用

    华北工控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面向AI领域持续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基于ARM架构Cortex-A55 四核@1.4GHz处理器打造的工控主板EMB-3541可无缝集成于AI机器人系统中。人工智能,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