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供本网特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在《日本学刊》2016年第3期发表《辩证解析机器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全文约2.1万字)。
机器人产业被称为 “技术创新的象征”、解决少子老龄化社会人手不足的“王牌”、开拓世界市场的“成长产业”。发展这一产业成为日本政府各种振兴经济“高招”中的一个“绝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曾说过2015年是“机器人革命元年”。那么,日本的机器人革命能否不负所望,发挥振兴日本经济的作用呢?
事实证明,多年来日本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已对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将日益加深和扩大。
日本番茄收获机器人
(一)提高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用机器人做工可节省原材料,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不惮在恶劣环境中做工而且不眠不休,节省劳动保护所必需的空调、照明等开支,可实现在同一生产线交替制造不同型号产品。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企业采用机器人取代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事实上,2016年初日本已有一家企业计划用一年时间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全自动化农场: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部农活由机器人来承担。
此外,日本服务业等非制造领域占GDP和就业人数的比例均为70%左右,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因此,日本也在劳动密集的服务业等非制造领域扩大机器人应用。具体来看,家庭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和普及,不仅可望减轻烦扰工薪人员的家务劳动,而且可望将广大主妇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加入产业劳动者的队伍。而在物流、批发零售等流通行业和商业流通领域开发机器人用于“对物或对人作业”等,对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改进服务质量都可望产生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还在医疗领域,开发和普及“手术辅助机器人”、“在线医疗”以及能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从而可熟练应答患者质疑的“对话型问诊机器人”等。
(二)促进经济增长
除提高劳动生产率外,机器人的发展还通过刺激设备投资和工业产品出口等对经济增长做贡献。
日本经济产业省近畿经济产业局板仓孝雄通过对日本机器人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采访调查,并与市场预测相结合,得出结论:机器人产业带动间接关联产业部门的“间接波及效果”相当于机器人产业带动直接关联产业部门的“直接波及效果”的2.38倍,高于一般制造业的波及效果倍数(大约为2)。
这意味着,机器人产业不仅以其本身发展为经济增长贡献产值,而且通过刺激整个相关产业链及其延长线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做贡献。
日本护理机器人
(三)缓解少子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一个共同现象,日本的老龄化、人口减少、少子化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据预测,至2050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可能达到40%,在发达国家中居首位;在所有3000万人口以上国家中,日本少子化问题最严重。
为解决人口结构的超少子化和超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引入机器人或可发挥一定的作用。产业机器人的应用可通过直接顶替或“人机合作”等方式成为“劳动的补充力量”;辅助机器人可使年老力衰但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获得年轻员工那样的力气,也可能让力气不如男性的妇女承担只能由男性承担的作业;福祉机器人的应用有望提高老年人的福祉(如陪伴机器人、机器人宠物可减轻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