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江浙、沿海一带的企业纷纷引进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进行技术的改造升级。2014年,“东莞一号”文件及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机器换人”在珠三角的制造业重镇-东莞轰轰烈烈的开展,并在全国的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面对高新技术的挑战,那些习惯于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们,如今又将何去何从?
东莞工人:是挑战也是机会不改变只能饿肚子
随着工厂内引进了一批新的智能机械生产设备,27岁的技工黄鑫辞去了工作,决定另谋他路。几个月前,他所在的打磨车间还需要600名员工共同作业。如今,一台机器手可以取代6-8名工人,只需50多位技术人员操作监管即可。
“那时候工资在3、4千块吧,(工作)年头长一点的5、6千块,要当上组长就更多。”据黄鑫介绍,在几年以前,像他这样有些手艺的传统技工还是很吃香的。但“机器换人”大举展开,让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而对“机器人技工”的需求开始旺盛。根据东莞一家人才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发布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下一步打算一边做些零工,一边去学些机器人操作之类的功课吧,是挑战也是机会吧,你不改变可能就要饿肚子。” 当问及黄鑫下一步的打算时,他这样说道。
行业人士:车间将趋向无人化,普通工人将转型技术和服务
广东地区一位制造型企业负责人对技术工人的说法表示认同。据他介绍,自从机械化设备上线以来,产品不良率从过去的超过25%降至不到5%,而产能从每月每人7500多件提高到2.2万件。根据他的计划,未来两年他将为企业再添1000台机器手。“机器换人”计划完成后,整个后台操作人员将不超过200人,80%的工序实现无人化。“从长远来看,机器大规模取代传统技工已经是大势所趋。”该负责人说道。
既然用工量减少,会不会造成制造业工人失业率上升呢?该负责人认为,目前流通的机器人技工人才数量极少,传统技工如果能够学习新知识,向机器人技工转型会有很好的发展。而随着产能的提升,势必在销售和服务环节留下不小的缺口,那些非技术工人向这方面转型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教育业者:传统技术工人大量报名网络学习
从教育行业传来的声音对于“机器换人”的趋势也提出了佐证。据国家公服体系——弘成学习中心江浙地区分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在最近2年,技术工人咨询网络学习的比例持续增高,大有超越大学毕业生和职场白领的势头。
“他们求学的理由很简单,一是提高学历,二是学习新的技能,为转型进行自我积累。所以从这点看来,人们顺应新环境、新趋势的意识还是很强的,网络学习更便捷、更趋于实践性的特色也和他们的需求一致。”该负责人说道,“根据我们的统计,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最受技术工人的青睐;而像市场营销、计算机、英语、财会等热门专业也是非技术工人的首选。”